奋进百千万 莞揭开新局②|驻棉湖工作队:六个“突出抓好” 力促棉湖镇获评省典型示范镇
东莞+ 2024-06-05 18:58:45

核心提示

突出“三个全覆盖”,筑牢防返贫底线,增强脱贫村户“免疫力”;引进龙头企业、协助土地流转、探索建立智慧农田,增强镇村造血功能的“竞争力”;提升人居环境“吸引力”,助力棉湖镇获评揭阳市2022年美丽圩镇竞赛优胜奖……

2021年7月驻棉湖镇以来,东莞清溪组团驻揭西县棉湖镇帮扶工作队(简称“驻棉湖工作队”)坚持六个“突出抓好”,强党建、防返贫、富产业、优环境、抓民生、美生态,真抓真干“做实事”,用心用情“促振兴”,力促棉湖镇获评省典型镇、示范镇,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个全覆盖” 筑牢防返贫底线

党建引领促振兴,工作队驻棉湖镇以来,建立健全驻镇帮扶党建共建机制,积极打造乡村振兴党建阵地,通过抓好基层党建引领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战斗力”。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队牢牢把握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主线,突出监测排查、政策落实、帮扶措施三个全覆盖,筑牢防返贫底线。

▲驻棉湖工作队开展送科技下乡培训及捐赠农资助农活动

棉湖镇现有建档立卡脱贫户503户,脱贫人口1885人,其中易返贫监测户5户39人。工作队队员采取分片包干的形式,跟踪所有易返贫监测户

针对目前5户易返贫监测户,继续保持原有惠民政策的连续和稳定,对现有的帮扶政策不改变,不放松,能用的、可用的都跟进落实到所有易返贫监测户,确保每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工作队多管齐下,通过创建乡村振兴帮扶车间、组建东莞清溪后援帮扶团队、积极组织就业培训,以及组建清溪驻棉湖劳务协作站、棉湖驻清溪消费帮扶网点,实现帮扶措施全覆盖,推动集体增收、村民创富。

目前,工作队已创建棉湖镇油柑基地乡村振兴深加工车间,并依托棉湖镇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乡村振兴帮扶车间,解决脱贫人员就业80余名。对易返贫监测户5户进行一对一对口帮扶,同时,对因考上大学、突发意外等因素造成困难的村民及时跟进帮扶。

“我们帮助4名家庭困难脱贫户学生,争取到东莞市中德技工学校全免费就学,节约资金40余万元。争取到三位东莞爱心企业家为困难学生一对一帮扶,一直到大学毕业,累计帮扶金额达10余万元。”工作队有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通过组建两大帮扶平台,帮助棉湖镇200余人找到满意的工作,把棉湖的农产品推广到东莞各大市场,为棉湖及揭西销售产品达300余万元。

抓好富民产业 提升镇村“造血”功能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工作队突出抓好富民产业,努力创建镇村自我造血功能。

充分利用学院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力。组织协调农村科技特派员博士团队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种养方面实用技能培训6场次,努力打造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有实践经验的新型农民。

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建设棉湖镇50.05亩现代化水稻加工基地,将辐射带动周边5万亩以上水稻种植产业,促进当地1.5万户种粮户增收致富。引进在东莞清溪的棉湖乡贤,进驻揭西县投资建厂,每年可为揭西县缴纳税金30余万元,有效带动揭西经济发展。

全力协助土地流转,为产业发展增强自我竞争力。引导种粮大户创建新型农业公司,实行现代化、规模化水稻种植,实现流转土地5000余亩,盘活土地资源,解决1500余亩撂荒耕地和土地流转停滞不前的难点难题,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增强水稻产业自我竞争力。

▲驻棉湖工作队携棉湖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展东莞食品展销会

创新推进村企共建,做强油柑产业链。协调引导成立揭西县小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油柑汁生产工艺,建立油柑临时深加工车间。持续开展技术指导,解决油柑基地销售难题和油柑临时深加工车间的采购需求,增加玉石村集体及当地群众收入。

推动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与种植户合力共建智慧农业稻蔬(西洋菜)种植示范基地,每年至少带动80余户脱贫户种植西洋菜,直接带动每户村民每年增收5万余元。协助棉湖政府打造网红夜市,推动棉湖镇村将国有、集体物业整体打包出租,有效壮大镇村经济。

与此同时,工作队用好1.4亿元帮扶资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提升镇村人居环境。突出抓好民生项目和植绿护绿,实现公共服务的“影响力”全面覆盖,使“撂荒野山”变“绿美金山”,绿美棉湖的“生态力”逐渐形成。

文字:记者 吴金华 图片:记者 吴金华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