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白衣素雅、行无所息,以妙手呵护生命,用热血护航健康,铸大爱温暖人间……她们没有超能力,却治愈了万千生命。她们披着一件承载着使命的外衣,以“南丁格尔之灯”照亮生命之光,守护生命之灯。在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近桥头这群可爱的“白衣天使”,倾听她们的心声。
桥头医院急诊科护士黄艳金:
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
如果说医院是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这个战场最前线,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就是那些冲锋陷阵的勇士。
从事护理工作17年的黄艳金,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不管是在紧急抢救还是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她都能够熟练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确保病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面对紧急状况,黄艳金总能保持冷静和镇定,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专业经验,成功应对了一次次挑战,为病患争取到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在一个值班的晚上,黄艳金接到市民求助,称在医院的篮球场有人突然晕倒。于是,她立刻通知了值班医生,携带急救物品奔赴现场。到现场后已发现患者心跳呼吸骤停,黄艳金立即与医生配合实施心肺复苏术。在他们的抢救下,患者最终恢复了心跳,并转入ICU作进一步治疗。经治疗后,这名患者最终康复出院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每一次按压,每一次人工呼吸,都是对生命的呼唤和尊重。”黄艳金说,在紧急抢救的过程中,她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宝贵,紧急抢救不仅是对医护人员专业技术的肯定,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把患者从‘死神’中抢救回来,这一刻,我心中的喜悦无法用言语表达,也是那一刻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使命。”
今年,是黄艳金在护理岗位的17个年头,凭借着卓越的专业技能、高效的沟通能力、强烈的责任心、过硬的心理素质、持续学习的态度赢得了患者与同事的一致好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黄艳金先后被评为东莞市职工技术标兵、桥头医院优秀护士和先进个人。
在同事眼里,黄艳金在工作中她有较高的责任心,能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在紧急的情况下,例如有人晕厥、心跳停止,她都能够与其他医护人员高效协作,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护士。”桥头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邵凤娣说道。
每一次抢救都是一次生死线上的较量,离不开团队的默契的配合和患者的信任。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黄艳金深知自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她坚信“学无止境”,总是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专业培训,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为病患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急诊是医疗的前哨,医护是冲锋的战士。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拼尽全力,只为多挽救一个生命,这是黄艳金的信仰,也是急诊科无数医护的坚持,她们身披白衣,始终践行自己的初心使命,牢牢筑起那堵挡在病人与死亡之间的高墙。
桥头社卫中心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莫雪芳:
用爱抚平伤口,用情温暖患者
护士的日常工作就是打针、发药?其实不然,在桥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称“桥头社卫中心”),就有这样一批专科护士,她们提供的专业化、精细化的护理服务,也让那句“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临床俗语得到更为充分的验证。
当中,从事护理工作20余年的莫雪芳便是专科护士之一。她深知,作为一名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护理技能,还要有一颗关爱患者的心。面对患者因病痛折磨而表现出的无奈,她总是以坚定的信念和专业的态度,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近日,家住在东江村的张先生带着70多岁的父亲来到桥头社卫中心李朗站,找到莫雪芳进行伤口护理和换药。“你们的手法很轻柔、很专业,老人就想来找你们。”张先生连连称赞道。
原来,张先生的父亲前不久做了手术,在腹部留下一个创口,需要细致的护理,而其第一次护理时正是莫雪芳进行护理,她细心且专业的护理服务得到了张先生父亲的肯定。当天张先生如常带父亲前来换药,莫雪芳快速又细心地为老人进行护理,老人十分满意,连声道谢。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日常面对的,往往是各种千奇百怪甚至散发异味的创面。无论是擦伤、裂伤、烫伤等急性伤口处理,还是各种慢性溃疡伤口、术后拆线的皮肤问题,都极其考验专业水准。
“有些病患的伤口创口十分触目惊心,但作为专业的护理人员,面对这些伤口造口都要认真对待,不容一丝马虎,专科护士应该要全面接纳病人,绝不能表现出一点点嫌弃,否则病人的心理负担只会越来越大,甚至丧失生活的信心。”莫雪芳说,为病患认真细致处理伤口,为其提供周到的护理服务是作为专科护士必备的素养,得到患者的肯定就是他们工作的动力。
从2023年底开设伤口护理专科门诊以来,莫雪芳共接诊病例200多例,提供护理服务400余人次,深受广大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好评。同年,她被东莞市护理学会评为“优秀护理会员”。
“我们不仅要精心治疗患者的伤口,还要在工作中不断精进,磨炼业务本领,共同提升团队的服务能力,为更多的伤口造口患者服务。”如今,莫雪芳仍不断进修提升个人护理技能,及时学习最新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最先进的理念。
据介绍,目前桥头社卫中心组建了一个伤口护理小组,采用口头讲解、示范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对小组成员进行带教,再由小组成员以“一传一”的方式传带给各站点的护士。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典型或者疑难的案例都会以图片的形式发在小组群一起讨论,分享经验。通过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有效提升桥头镇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