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银瓶山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进一步推动东莞市自然教育事业发展,促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4月29日上午,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在清溪景区举办“东莞·银瓶山自然教育专家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教育”主题,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共邀请11个单位,14位领导、专家代表联合为东莞市自然教育献计献策,共促东莞自然教育提质增效。
会议前,全体人员集体参观我园自然教室、自然教育径——寻径小径,亲身感受银瓶山自然探索的活动轨迹,并观赏我园明星植物短萼仪花。



户外参观后,专家代表在我园办公楼召开研讨会,积极为银瓶山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为加强我园自然教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我园聘请与会专家为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专家顾问,为我园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智助力。

会议氛围热烈,各位专家代表围绕如何促进东莞·银瓶山自然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从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高品质自然教育建设、东莞银瓶山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适用于自然教育的银瓶植物、夯实绿美广东底色 建设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如何开展自然教育品牌建设、新博物教育: 自然教育的过去和未来、自然教育径标准化建设等主题提出不同指导性意见,为我园自然教育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向。
会议中,广东省林业事务中心主任李涛指出,自然教育要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围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心工作,聚焦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内涵丰、理念新、师资强、课程优、管理精、质量高、特色明”的高品质自然教育示范基地;深入挖掘当地自然资源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和完善自然教育体系,打造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展示基地”、“岭南优秀生态文化传承基地”、“粤港澳青少年研学交流基地”于一体的自然教育创新高地;持续开展粤港澳自然教育生态文化交流、活动品牌建设,打造“自然教育+”金招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自然教育新业态,助推广东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
东莞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德洪表示,作为广东省自然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布局中“珠三角自然教育创新示范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东莞市逐步探索形成自然教育“东莞模式”,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丰富的自然教育课程和场所,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自然教育品牌。他强调,东莞市自然教育工作要做好规划,打造品牌特色;要积极推动自然教育进乡村,让自然教育成果更多更好惠及群众,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本次研讨会为我园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我园将进一步发挥丰富生态资源的优势,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专业导师队伍、研发特色课程等方式,为青少年儿童提供更多的自然教育课程和场所,实现生态价值转化,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面积为111.03平方公里,是东莞市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经调查,共发现野生维管植物1407种、野生脊椎动物216种,除有穗花杉、苏铁蕨、华南五针松、短萼仪花、润楠、禾雀花等特色各异的珍稀植物群落以外,还有香港瘰螈、黑疣大壁虎等各种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动物天堂”。

2020年5月,我园成立东莞林业第一所自然教育学校——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自然教育学校。2021年8月,我园自然教育学校成功获得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荣誉。2022年12月,我园自然教育学校被评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11月,我园自然教育学校被评为东莞市自然教育基地。


截至目前,我园自然教育学校共开展了22期自然讲堂、1次网络自然竞赛、3次自然讲座、49次主题自然教育活动、1次林业知识普法活动、3次森林文化周活动、10场主题自然教育研学活动,并多次与中小学校、科研机构等组织合作,累计参与人数达14025人次。


2022年9月,“银瓶山的两爬精灵(纪录片)”获由广东省林学会颁发“第四届南粤林业科学技术奖(科学普及—科学作品类)一等奖”。
“仪态万千系列活动”获由广东省林学会颁发“第四届南粤林业科学技术奖(科学普及—科学活动类)”,被评为第三届粤港澳自然教育季优秀单位。
2023年3月,“香港瘰螈的成长史”获由广东省科技技术协会颁发“第十六届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二等奖。
2023年7月,“短萼仪花-环保礼盒”文创产品获中国林学会颁发“首届全国自然教育文创产品设计大赛”铜奖。
2024年3月,“银瓶山的两爬精灵(纪录片)”获由中国林学会颁发颁发“第十二届梁希科普奖-科普作品类 二等奖”。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