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水务集团:今年更新改造老旧供水管网不少于500公里
东莞+ 2024-04-20 16:10:30

4月20日,东莞市水务集团做客“阳光热线”,现场回答广大听众、网友的提问,并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解码高质量供水背后的故事。当前,水务集团大力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建设,建设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东莞配套水厂及配水管线、原水管道建设、供水设施更新改造等八大重点民生工程项目,确保东莞千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4月20日,东莞市水务集团做客“阳光热线”,解码高质量供水背后的故事。

关键词1 构建双水源保障

长期以来,东莞水源单一、空间失衡,人多水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市90%以上用水依赖过境水东江,用水处于“上游受东江来水影响,下游受咸潮威胁”的被动局面。

2019年5月,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开工。该工程是国务院部署的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也是迄今为止广东省投资额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水资源调配工程。

东莞段作为珠配工程的重要一环,将充分合理利用东江和西江水资源,推进构建东莞市“常备结合,互联互通”的总体布局,改变以往受水区单一供水格局,提高城市的供水安全性和应急保障能力。

今年1月份,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实现全线通水。为有效利用西江水资源,市水务集团供水公司建设松山湖水厂(设计规模110万立方米/日)和芦花坑水厂(设计规模50万立方米/日),以及两厂配水管线。两厂均采用“预处理+强化常规+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安全消毒”的全流程、多级屏障处理工艺,设计出厂水水质高于国家标准。

两大水厂计划于2024年内建成投产。到时,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东莞配套水厂及配水管线将陆续投入使用。每年将为东莞提供约3.3亿立方米西江水,惠及约500万人,东莞将形成东江、西江“双水源”保障格局。

关键词3 旧管网升级改造

当前,市水务集团供水涵盖全市32个镇街(园区),管网长度2.3万公里,服务132万户用水户近千万人口。

供水管网是城市的“生命线”。近年来,水务集团扎实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计划“升级”管网长度超2500公里。

东莞积极更新改造老旧供水管网。

其中,近两年已更新改造供水管道1500公里;今年将继续推进不少于500公里的老旧管网更新改造,不断提升供水管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改善供水水质、水压和管网漏损控制。

为保障供水安全,水务集团还通过联通的供水管网,合理调配各水厂供水量,满足供水范围内各镇街的用水需求。通过设置的近一千个在线监测点,实现24小时在线监测管网水量、水压、水质情况,及时掌握和调控各水厂与管网的供水状态,科技赋能保障安全优质供水。

关键词3 推进水环境治理

污水系统作为收集和处理城镇污水的基础设施,对保障城市水生态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水务集团全面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处理效益。科学推进排水管网专业化运营,增强专业技术力量配备,投入运营队伍逾900人,设施设备超500套,运营管网10000多公里,覆盖面积2460平方公里。

东莞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改善

同时,积极探索管网运营智能高效管理,实行分级、分区、分类网格化巡查,实现快速响应、及时解决,确保管网正常通水和安全运行,为水环境治理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水务集团全力推进污水处理提档升级。其中,将继续有序推进13家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力争明年年底前投产运行;并同步继续推进望洪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茶山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塘厦镇大坪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等项目,建成后污水处理能力将提升至超700万吨/日。

莞好一座城,水利千万家。水务集团将聚焦“莞”水提质,持续做好“水足、水好、水美”的供排水保障服务,构筑城市美好生活,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东莞实践贡献水务力量。

文字:周桂清 图片:梁浚锋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