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广东大智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产仪式在位于惠城高新区的高盛西湖智谷举行。随着这家年产值达4.5亿元企业的正式投产,意味着惠州汽车电子产业再添生力军。
与以往企业投产不一样的是,这家来自深圳的企业没有选择自建厂房,而是选择高盛西湖智谷这样的工业标准厂房,一口气买了5层楼,建设使用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的厂房和研发中心,迅速扩大生产。
企业为何青睐工业标准厂房?标准工业厂房的优势在哪里、存在哪些痛点?惠州如何栽好工业标准厂房的“梧桐树”,吸引更多优质企业“金凤凰”落户?带着这些问题,惠州日报记者陆续走访多家工业标准厂房平台企业和入驻企业一探究竟。
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一万平方米的厂房来算,我们之前的月租金要20万左右,选择自己购买厂房,月供也在20万上下,相差不大,对企业来说不是太大的压力,但十年后,厂房就是企业自己的了。
——大智汽车董事长雷隆彪
从市区江北开车,十来分钟就到了大智汽车落户的工业标准厂房平台高盛西湖智谷。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玻璃幕墙大楼,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里是最新的写字楼大厦。
“去年9月底交了楼,3个多月的时间就落地了投产了。”站在刚刚投产的车间里,工人们已经开始紧张而忙碌地生产了,雷隆彪不禁感慨效率高。
短短3个月,从深圳搬到惠州,无缝衔接,顺利投产,大智汽车是怎么做到的?除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背后源于工业标准厂房的助力。
什么是工业标准厂房?通俗地来说,标准厂房是指统一规划,具有通用性、配套性、集约性,为中小工业企业集聚发展和工业投资项目提供生产经营场所的发展平台。
从中可以看出,工业标准厂房关键在于“标准”二字。而对于惠州众多的工业标准厂房而言,更凸显出高标准。
“我们的工业标准厂房都是经过专业的规划设计,符合制造业企业在设备安装、生产动线布置要求。”高盛产业集团副总裁、高盛西湖智谷总经理龙俊介绍:“在惠州园区建设之前,他们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工业标准厂房设计经验,这些核心数据都是经过调研了上千家企业之后得出的,不断迭代升级。”
记者在现场看到,高盛西湖智谷在厂房高度、承重、配电、照明,甚至是楼道宽度、电梯宽度、排烟管道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划设计标准。这也让包括大智汽车在内的入驻企业收楼后,布置上生产线,马上就可以投入生产。
龙俊所言非虚。在大智汽车位于13楼的展厅里,赫然展示着一台五菱宏光mini新能源汽车。“这台车,是我们直接用电梯‘开上来’。厂房的电梯的宽度足够用。” 雷隆彪说。
高标准,不仅体现在厂房的建设上,在企业的选择、后期的运营上,也处处体现着高标准。龙俊介绍:“大智汽车是高盛西湖智谷园区内第23家投产企业,也是园区第9家增资扩产企业。”
截至目前,高盛西湖智谷已签约进驻企业86家,含5家专精特新企业、32家国家高新企业。进驻企业中,90%来自深圳、东莞。
园区服务的“附加值”
对中小企业来说,选择工业标准厂房,除了要考虑财务上“成本账”,更要考虑企业未来发展的“长远账”。这也对工业标准厂房平台企业的运营水平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的工业标准厂房,早已不是最初版本的‘二手房东’这么简单,而是围绕企业做好全方位的服务,赋能园区企业。”龙俊坦言,落户园区的企业,大多不是单纯考虑成本,而是看中了高盛西湖智谷的产业运营能力。
为此,高盛西湖智谷把在东莞的成功经验带到惠州。在硬件上,园区设置了专门的服务中心,配备员工食堂等各项配套设施;在软环境上,园区成立专门的服务团队,积极引进科技服务、金融、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不定期举行产业链对接会、政策宣讲会,搭建起企业和政府沟通的桥梁。
其中,有一个鲜明的对比,雷隆彪深有感触。“如果我们自己去拿地建厂房,可能要涉及很多报建、过程管理等方方面面的手续,入驻园区之后,有园区的服务,我们就省心很多。”雷隆彪告诉记者,自己的主要精力更愿意放在搞研发、做产品,服务客户上,这也是他选择工业标准厂房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独有偶,在高盛西湖智谷不远处,信利康·乐创城也通过专业的产业运营,提升园区服务附加值,让入驻企业吃下“定心丸”。
“企业入驻到我们园区里面,只要专注于研发销售,企业经营的办公、厂房、资金、物料、物业管理等,我们均全生命周期地为他们服务。所以能够实现以‘高端定位’定向引进‘高价值’电子类产业聚集园区,助力在惠州引进高端产业。”深圳市信利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钟观宜说。
在她看来,工业标准厂房平台企业通过多年密切服务客户的经验,更加了解企业发展空间受限、融资难题、生存成本高、无法聚焦发展等痛点,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破解这些“痛点”“难点”。
我们信利康·乐创城项目跑出了“惠州质量”“惠州速度”,拿下三个首创。一是摘牌即动工,二是竣工即验收,三是惠州的首本工业厂房不动产权证就在信利康乐创城产生,让入驻企业们能够安心在惠州尽早安家、装修、投产。
——深圳市信利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钟观宜
随着土地资源等要素资源的日益紧张,传统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老路已经不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此,近年来我市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打造更具竞争力的“2+1”现代化产业集群、“3+7”工业园区,走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的新路子。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扩大工业投资,重点跟进服务好投资超10亿元的制造业项目,持续抓好工业标准厂房招商入驻投产,推动工业投资增长15%。积极跟踪签约项目落地情况,供应工业用地1万亩以上,提升签约项目转化率和落地率。
事实上,依托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的优越区位优势,惠州在工业标准厂房建设方面起步早、标准高,工业标准厂房日益成为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优质产业空间。
翻开惠州的园区版图,各个县区的工业标准厂房让中小企业大大减少企业建设厂房的固定资产投资,缓解项目前期建设资金压力,提高产业项目落地效率,促进企业快速投产,切实解决产业项目落地难、落地贵、落地慢等痛点。
这边厂房如火如荼建设,那边招商团队紧锣密鼓招商,与此同时,已投产企业的生产车间传来阵阵机器轰鸣声……以仲恺高新区为例,2023年,仲恺高新区25宗工业标准厂房项目全部建成,招商、投产去化面积完成总量和完成率均为全市第一。
据悉,25个项目总占地202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建筑面积可达640万平方米,预计可实现产值500亿元,税收10亿元,可容纳科技型中小企业约1500家,推动越来越多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落户仲恺高新区,形成大中小型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
走进位于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的惠州仲恺群益智能制造产业园,现代化、时尚感的标准厂房让人眼前一亮。入驻该产业园的深圳市智赋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调试新安装的生产线。
2022年12月,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经过实地考察,当即与群益产业园签订协议,租用了17000平方米的厂房,短短3个月完成从搬迁、设备安装调试到生产的过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2023年7月,该公司又在群益产业园租用17000平方米的厂房,并在园区成立了惠州市智赋新能源等三家有限公司,预计到今年产值将超3亿元。
半年时间持续在群益产业园扩大生产面积,理由何在?“地理位置较好,邻近高速与高铁;形象好,符合储能产品需求;配套好,水电等设施为企业节省不少成本;服务好,有效解决企业各种实际困难。”智赋新能源副总裁张光林如是说。
据了解,2023年,惠州工业标准厂房新入驻投产企业888家、面积409.3万平方米,记者走访中发现,和智赋新能源一样,入驻工业标准厂房的企业,大多在惠州成立独立法人,迅速投产的同时,各个标准工业厂房的“微循环”也正在打通,发展出自身的“小生态”,带动产值的“大跃升”,给惠州这个“万亿工业大市”增添新的发展动能。
“乐创城项目提前2年竣工交付,目前招商率达到95%以上,引进企业200余家,其中一期已在去年3月份投产使用,并半年时间实现工业产值超8亿、零售产值145亿,纳税2.5个亿,提前超额完成监管协议的指标。”钟观宜告诉记者,二期也在去年11月底竣工交付,目前正在装修阶段,预计今年3月份开始陆续投产。
“上下游就是一个产业链条、邻居就是上下游、一栋楼就是生意往来,整个园区就是一个电子产业高地。”钟观宜说,园区里的企业告诉她,现在国外的客户来考察,对于企业形象和实力更加认可,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订单。
我们去年落户高盛西湖智谷,现在工厂已经开工了,预计今年员工要达到100人以上,产值1000万元以上。我们主要做智能玩具、儿童早教系列启蒙产品里面的电子器件,依托惠州良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我们对惠州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惠州市腾鑫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金城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作为中小企业的优质产业空间,惠州如何用好这一平台资源,引来更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潜力股”?
“我们信利康·乐创城一期在拿地后三个月就已经完成了75%的厂房定制,所以项目在竣工前一二期的招商就已经完成了95%,即园区一入伙,马上就可以装修投产。”钟观宜告诉记者,得益于信利康本身是一家供应链企业,上下游有2万余家电子、新能源类客户引流,自带产业流量,在招商来源、招商质量上均有保障,提前筛选优质企业,保障高效建成投产。“我们可以说是‘自带流量’。”钟观宜笑着说。
“筑巢引凤,项目来栖”。为企业建设好厂房基础设施,使企业集中精力从事研发创新,是支持企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手段。在仲恺产业空间布局中,“低租金”和“规模化”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高标准”“配套全”和“运营优”则保证了企业生产的高效高质,帮助企业实现“拎机投产”和“拎包入驻”。
在仲恺高新区,25个工业标准厂房园区配备了25支专业的招商队伍,围绕仲恺高新区“5+1”现代产业体系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并通过“工业上楼”的模式,形成“上服务——中研发——下生产”的立体空间模式,不仅实现集约用地,也增强产业吸附能力。
在一系列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举措之下,落户中南高科的齐普光电,购买了独栋厂房,同时把产业链上下游4家企业引入园区;落户中集的森扬智能装备,带动了生产液晶显示、螺丝、背光模组等5家企业入园;有些企业因扩张需求,引入合作伙伴复购厂房的也不在少数。
“已引进的821家企业有超过1/3是区内龙头企业的配套企业,通过‘大手拉小手’,使中小企业融入龙头企业产业链,促进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仲恺高新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仲恺高新区通过这25个项目,全力打造中小企业聚集区,提升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实现区内“隔墙供应”“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局面。
在企业的选择上,也可以重点关注年产值三四亿的优质中小企业。这些处于新兴产业的企业,进一步增资扩产,很快就将成为产业链中的“潜力股”。
“如果我有十亿二十亿的规模,我们可能会选择自己买地建厂房,但按照目前我们的规模来看,我觉得买工业标准厂房是一个最优的选择。”雷隆彪的看法,反映了一部分企业家的心声。
成立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7个专班,与县区、部门共同推动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和工业标准厂房招商入驻投产等工作;出台工业经济稳增长若干措施,给新升规企业予以奖励;开通“厂房严选”线上平台等措施,加强工业标准厂房招商……近年来,惠州在加快工业标准厂房招商方面不断加力。
专家认为,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提高标准工业厂房吸引力,能不能招来“金凤凰”,首先要栽好梧桐树,工业标准厂房要坚持高标准建设,最大程度提升工业标准厂房的价值。
过去,如何自由分割转让工业物业产权,引进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一直是制造业企业的心头难题,在标准厂房中也有同样问题。去年,我市出台《惠州市工业物业产权分割及分割转让不动产登记操作指引》,明确惠州工业物业产权分割和分割转让的原则和流程,让想购置厂房生产经营的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在惠州,工业物业产权可按幢、层等固定界限将基本单元分割为可以独立使用且权属界线封闭的空间。
根据《操作指引》操作指引,惠州市工业物业产权可按幢、层等固定界限为基本单元分割、转让。受让方须为转让方的产业链合作伙伴企业,且属制造业企业。自留厂房、仓库等物业建面比例不得低于40%,转让部分5年内不得再次转让,但高标厂房和工业大厦则不受此限制。
允许按层分割转让,将打破过去工业物业难以转让的局面,帮助链主企业摊薄厂房使用、购买成本,减轻产权所有者的转让压力。同时,支持企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提高产业链的完整性,降低全产业链的总体成本,支持制造业发展。这对于标准厂房的招商来说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当前,包括惠州在内,整个广东都在向空间要发展,“工业上楼”是一个路径。通过高强度、集约化开发,大幅提高厂房面积和亩产效益,是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升经济密度的突破口。
在此方面,《操作指引》还鼓励企业建设高标准厂房和工业大厦。容积率在1.6以上、二层以上且带工业电梯的高标准厂房和工业大厦的厂房、仓库等物业可以按幢、层等为基本单元进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也可以按幢、层进行分割或分割转让。分割转让后原权利人自留的厂房、仓库等物业的建筑面积比例不受不少于40%的限制,受让后的工业物业产权的再次转移登记不受时限的限制。
优化规划设计、配套服务增强招商吸引力
“标准厂房更好满足项目的生产需求,省去企业自行建设或改造厂房的费用,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对此,在设计阶段就要贯彻好这一理念,做好合理规划,确保有效利用。”惠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协会副会长、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秦雨认为,标准厂房在招商过程中,首要任务是确保项目的合理规划,这需要根据入驻企业需求,设定适当的规模、布局和设施。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环境因素等,以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管理工业厂房,可以提高工业厂房的投资价值和吸引力。”秦雨认为,标准厂房招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或运营公司能够为入驻企业提供哪些服务。对此,他建议要从包括行政审批、政策优惠、配套设施、人力资源支持等服务入手,增强招商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