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美东莞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城市高品质生活空间有了新追求,也对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有了新期待。
2024年东莞两会,公园绿地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市政协委员钟文彬、民建东莞市委会、民革东莞市委会等就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化运营、综合性文旅开发公园、公园绿化管理职能划分等方面建言献策,经过细致调研、集思广益汇聚成有力提案,助力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推动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化运营
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是人文关怀的表达,也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体现,更是多方合作群策群力的成果。2023年以来,东莞以市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推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探索多样化的绿地活动模式,让绿地不仅能“看得见”,还能“摸得着”。
今年两会,市政协委员钟文彬就关注到了城市公园绿地运营的问题,“东莞市近年来新建了多个高品质的城市公园绿道,却因后续运营管养不到位,导致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钟文彬如是表示。
为何如此?经过一番调研,钟文彬发现,主要存在协调管理机制不统一、管养和运营主体不一致、规划设计建设与后期运营管养脱节、城市居民素质不高、市场化程度较低等五方面原因。其中,在规划建设方面,他认为,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缺乏前瞻性、科学性的理论基础与指导,这也导致了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无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休憩游玩等需求,而管养及运营单位未及时参与,也导致了公园建成后管养运营不匹配,使用效果打折扣。
对此,钟文彬在《关于推动东莞市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化高质高效运营的建议》中提出,应推行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提高居民园林保护意识。“采取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可以吸引企业资金投入公园建设,还可迎合不同人群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公园的娱乐配套设施,拉动消费提高经济效益。”他表示。
而对于社会化运营的项目,则应督促运营企业积极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同时建立社会监督反馈机制,将社会满意度裁量纳入考核,防止公益性公园内的建筑或场地被商家滥用等情况发生。
加强湿地公园综合性文旅开发
东莞不仅有众多城市公园,还有多个湿地公园,它们是众多野生珍稀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市民亲近大自然的重要途径。为推进湿地公园建设,民革东莞市委会今年也提出了一份《关于加强东莞湿地公园综合性文旅开发运营》的建议。“目前东莞有湿地公园24个,市民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风气逐渐兴起,但我们发现部分湿地公园存在‘重建设、轻运营’的问题。”作为提案提出者之一,凌志稳如是表示。
经过调研,民革东莞市委会认为,问题主要体现在财政负担大、开发规划有待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不足、特色不够突出等方面,加强综合性文旅开发运营势在必行,这样既可以打造具有莞邑特色的区域标志性乡村振兴文旅品牌,丰富当地文化休闲生活,拉动消费经济,帮助当地就业,同时也减轻疫情之后的财政负担,保证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如何开发运营?一方面,要突出特色区域布阵,科学合理规划经营区域,在环保措施前提下,设置流动摊位滩区,让租金标准、税收、停车费维持合理水平或采取优惠政策,促进集市消费和夜市消费;另一方面,要推行“湿地公园+乡村”系统开发,将湿地附近自然村围绕不同定位引入个性化产业项目,丰富湿地公园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活动范围。
在盘活旅游开发和服务资源方面,民革东莞市委会还建议,可以通过国资(集体资本)和社会资本相结合,引入商业运营团队,加速引入各项产业项目,将湿地公园打造为当地乡村振兴示范点,并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解决游客停车难、如厕难等问题,提升运营品质。
优化公园、绿化部门职能设置
比起开发运营,民建东莞市委会更关注公园绿地的职能划分问题。对此,今年他们带来了《关于优化职能设置助推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的建议》,希望优化绿化、公园管理职能设置,加强相关机构配合联动,推动“大生态、大绿化、大公园”建设。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等各类公园绿化活动场地超1200个,建成区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1.07%。民建东莞市委会认为,森林公园事实上也有城市公园的功能,两类公园分别由城管和林业两个部门负责,不利于为市民提供更好、更高效的服务。
“我们深入研究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4个先进城市的公园和绿化职能归属,发现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都是将绿化、公园管理职能归属一个部门负责,只有深圳市是分开的。”民建东莞市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优化职能归属也是顺应国家机构改革,可避免政出多门、责任不明、推诿扯皮等问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与此同时,针对这些关于城市公园绿地的期盼和建议,记者也从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了解到,2024年,东莞将进一步健全公园绿地管理体系,新改建160个口袋公园,将东莞植物园培育成省重点骨干区域特色植物园,同时推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启动第二批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通过植入音乐节、露营节、特色夜市等活动,探索多样化共享模式,让绿色福利“触手可及”,让城市生活更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