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与自然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奇妙火花?4月22日,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报告厅内气氛热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红锋化身“科普引路人”,为千名学子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北斗新体验——野外如何生存”专题科普讲座。
作为东莞市科普专项资助项目“东莞市青少年北斗林业应用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的系列科普讲座的重要一环,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主办,东莞市林学会、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协办。活动创新性地将北斗导航技术与植物分类学、野外求生技能深度融合,为青少年打造沉浸式生态实践课。
讲座中,陈红锋教授以北斗导航技术为切入点,围绕野外生存主题,系统讲解植物分类辨认知识。他从低等的藻类、菌类讲起,延伸至高等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借助大量高清图片与鲜活实例,带领同学们重新认识身边常见植物。结合多年科考经验,陈红锋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野外生存的必备技能。他特别指出,要认识到行前准备的关键作用,其中北斗设备的定位与短报文功能是野外保证交流的利器,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更是生存的保证。
“原来北斗不只是导航工具!”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感慨,通过植物辨认与北斗技术的融合,他们解锁了生态智慧,也掌握了实用的野外求生技能。这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不仅为学生们打开了探索自然的新窗口,更在他们心中播下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种子。
此次活动是华南植物园与东莞六中在生态文化教育领域深度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东莞六中长期重视科普教育、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的有力见证。活动现场还举行了赠书仪式,陈红锋向学校捐赠了一批科普著作,东莞六中副校长罗凯旋代表学校接受赠书并回赠纪念品,这些书籍将成为同学们探索科学世界的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