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问爆的东莞年味街!下周人挤人挤人!不止扫货,拍照也超靓→
东莞日报
2024-01-27 21:44:55

在网络发达的时代

重回线下感受年味

反倒成为一种难得的体验

记忆深处的春节

总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今天,咱们一块“逛街去”

虎门旧街,红了

图片

 

 

//1
“虎门旧街”
下周年味值拉满!

 

东莞人的春节,总是从买年花备年货开始。但说起年味,最浓不过老街。在东莞人的记忆里,总有那么一条老街,人声鼎沸、烟火升腾。

 

图片
图片

图片

 

对虎门人来说,旧街便是这样一个存在。这里承载着虎门人满满的回忆。一年365天,总有一天,你会想到旧街走走逛逛。
虎门旧街狭而长,街道两旁的店铺一家紧挨一家。在岁月洗礼下,招牌不用刻意“做旧”,也极具复古感。“美食街”“婚嫁街”都是这条旧街的外号。
春节将至,虎门旧街也迎来了它最热闹的时光。
春联、灯笼、年花、虎门特色小吃……各式各样的年货在旧街里摆得满满当当。
图片
图片
图片
按照每年惯例,春节前15天,将是虎年旧街最热闹的时段。届时窄窄的巷子里挤满了男女老少,整条巷子被堵得水泄不通。就连平日里专做批发的店家,也纷纷对外零售了起来。
图片
图片
至于采购年货,这条街也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手写的春联、各式各样儿时吃过的零食、东莞传统的糕点手信、琳琅满目的港货商品、海味干果、婚嫁用品……总之,你能想到的应节物品,虎门旧街统统满足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就连居民的阳台,都装饰上了灿烂的年花,细节里处处透出大家对春节的热烈期许。
图片
图片
老街不乏老店,转角处卖年花的吴叔1987年就在旧街开档。吴叔年轻的时候是太平手袋厂里的员工,后来和老伴在旧街里开起档口,售卖春联、新春挂件、剪纸贴画等年节物品。
2020年开始,吴叔的档口错位售卖起了年花,老伴还会专门制作各类虎门传统糕点,放到档口一并售卖。若是想立马就热腾腾地吃上一口,吴叔会热心地当场加热。
图片
图片
街口处的添源批发部,打着“四十年老字号”的招牌。而作为店铺的“年轻老板”,苏小姐从小便在这条旧街长大。
图片
图片
“小时候在旧街前面一点的中心幼儿园读书,大一点又旁边在虎门中心小学。”苏小姐笑着告诉我们,家里的档口在旧街开了已经不止40年。从爷爷辈开始,一家子便在旧街售卖各式各样的零食百货。

 

经过多年的经营,苏小姐家在虎门旧街共有三家档口。非节庆时期,档口主做批发。也正因此,童年时期的她,便受到不少同学的羡慕。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众经销渠道中,虎门中学、虎门三中、虎门四中、虎门五中里的小卖部,都是从添源批发部拿货。可以说,添源批发部承包了虎门中学生的零食日常。
“小时候在这里读书长大,现在又回到旧街帮家里打理档口,对这里真的太熟了。”苏小姐讲到,旧街几乎是虎门人都会来走走逛逛的地方。在她的许多同学里,结婚喜糖也是回到旧街采买的。
图片

 

得益于地理位置,旧街一头通向虎门中心幼儿园,一头连着虎门中心小学,日常旧街上便少不了小朋友的身影。
“在旧街开个店方便接小孩一点。”来自安徽的邵女士讲到,她从安徽来东莞工作已有十余年时间,目前定居虎门。心灵手巧的她,从小就会编织各种针织物品。
家中两个小孩,分别在旧街一前一后的虎门中心幼儿园和虎门中心小学念书。为了方便接送孩子上下学,邵女士干脆在旧街里租下一间小档口,售卖各类手工编织物品。
图片
图片
发夹、玩偶、帽子、包包、毛线花,档口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全部是由手工编织而成。邵女士讲到,几年前手工编织在网络上走红,擅长手工的她便在网络上找教程自学各类物件的编织方法。与此同时,她也开设了自己的视频账号,发布相关教程。
经过几年的积累,邵女士在抖音平台已有18万粉丝。光是跟着她线上学针织的宝妈,就有500多位。平日里宝妈们便会向邵女士供货,双方都可以赚点外快。

 

 

//2
“带上256G的胃”
大人小孩都爱吃!

 

 

逛老街,怎么能少得了美食呢?作为小学生扎堆的虎门旧街,这里的美食那是相当地“抗打”图片

 

章鱼叔作为旧街里的多年老店,店面前永远不缺排队的“大人”。每次去旧街,吃一份章鱼小丸子已经成了大家的习惯。长长的队伍,排队的一个个都“嗷嗷待哺”,盯着阿叔打包好的小丸子望眼欲穿图片

 

图片

 

鸡蛋仔、豆腐花、海苔饭团、牛杂、糖水、卤味、各式炸嘢……可以说,旧街承包了虎门一代人的童年美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要说旧街上的小吃,最与众不同的就是,大人小孩都爱吃!emm……也可能从小到大馋嘴的都是同一批人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然,旧街不光是条美食街,还是不少人的“衣帽间”。各式各样的时装店林立于则徐三巷。过年时节,巷子两侧的商铺里挤满了来来往往的顾客。
不仅款式丰富多样,价格也相当美丽!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一趟旧街
年货备了、衣服买了
小吃吃了
呼,心满意足
大包小包回家去

策划 | 向志清 刘妍静

来源 | 文/谭雅文 图/黄靖淇

编辑 谭雅文

 

 

文字:谭雅文 图片:黄靖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