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东莞制造宝藏工厂②|一键换型,亿鑫丰领跑锂电模切制片的“智造大脑”
东莞+ 2024-01-03 15:00:01

“喂,订单2月份肯定可以准时交货。”在采访的一个小时时间里,广东亿鑫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鑫丰”)董事长吴松彦的手机响了近20次,他正在张罗着今年第一笔订单事宜。

提起锂电池,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新能源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续航的动力源泉,电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匀浆、涂布、辊压、模切、叠片、装配等是每颗电池进入市场之前必经的工艺过程,而在机械智能智造的今天,取代人工的是无数台锂电智造设备,这些设备就像“智造大脑”一样,助力电池制造提质降本。

亿鑫丰生产车间里,模切叠片一体机快速运转,切割声阵阵作响。只见一个个储能动力电池电芯正从一体机中“吐出”,组装后将送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从而为电动汽车续航。

▲亿鑫丰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忙着操作机器

入局,一体化设备“一键换型”

生产锂电池离不开其“母体”,也就是一体化设备。所以,往上一环看,一体化设备的生产与运转直接影响整个锂电池的质量。

分条、模切、叠片、卷绕等中段工序,一道都不能少,一道都不能马虎,因为这肩负着动力锂电池续航里程和质量的重要使命。

记者看到亿鑫丰生产车间里的一款大装备——激光模切卷绕揉平一体机(大圆柱)。该款柔性模切机可以一套模具生产多种型号电池,操作简单,支持“一键换型”。

举个例子,如果使用传统的五金模切机,每一个型号的样品至少需要一套不同的模具,每一套模具要花费10万元。

但如果使用柔性模切机后,几百种样品也只需要这一套模具就可以搞定,省时省力省钱。

并且只要把尺寸输入电脑,直接点“一键换型”按键就可以生产了。“就像一个‘智慧大脑’一样,实时联动。”吴松彦说道。

布局,一体化设备“加速升级”

虽然设备可以“一键换型”,但行业内还存在诸多痛点。诸如模切制片毛刺大、效率低、除尘不彻底、一致性不好等行业问题。

举例来说,在锂电池生产制作过程中,要求极片毛刺、极片精度在±0.05μm以内,设备内环境洁净度达到万级标准。

如何让“智慧大脑”更具智慧?亿鑫丰在坚持研发中找到了答案。

30%的研发人员,博士团队助力,一次又一次实验……

通过对激光模切卷绕揉平一体机(大圆柱)进行升级后,该设备可将材料切割成梅花状后再进行卷绕和推平,通过激光切割将作业效率提高1-3倍,集激光模切与卷绕功能于一体,提升设备工艺能力,减少材料浪费,并且电解液的分布会更加均匀,让电池寿命变长。

更重要的是,该设备的良品率高,电芯良品率高达100%,这一点解决了圆柱电池量产瓶颈问题,或将带来圆柱电池的一次飞跃发展,上述行业痛点便迎刃而解。

该设备生产的锂电池更是受到了国内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欢迎,这足以证明一体化设备创新的重要性。

闯局,一体化设备“持续创新”

2008年,一次机缘巧合接到了一张新能源锂电池模切机订单。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吴松彦开始涉足锂电池设备生产。

从市场来看,在锂电池发展的近十年里,锂电生产设备一直在进行从“进口”到“国产”的替代,其间不乏涌现了大量像亿鑫丰一样有特色的锂电池设备生产商。

从细分领域来看,锂电设备也正在从单机设计过渡至整线一体化方案。在模切分切设备领域,亿鑫丰已经实现设备一体化产品的升级。

不过,平静的海面下亦可能暗流涌动。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不久前,下游新能源汽车库存预警指数为58.6%,其销量增速也有所下滑。与2023年年初相比,动力电池价格下降明显。

市场越来越卷,如何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这是众多锂电池设备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方面,整个锂电池产业上下游协同作战,良率提高成本下降,是市场运转的正常状态。

另一方面,不断创新生产设备的技术,是往前迈进的必选项。

目前,亿鑫丰探索出的核心产品有60-80米每分钟激光模切分切一体机,60-80米每分钟五金模切分切一体机,250-280ppm激光切极耳切片一体机,280-300PPM模切分条一体机等,这些技术都处在国内甚至国外的领先水平。

说白了,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不断创新。

如今,亿鑫丰已经参与美国安普瑞斯、美国美洲锂能公司等海外企业的产线建设。“我们与锂电池生产前中后段的设备供应商联合起来,实现整线输出。”

总监制 张树坚

总策划 雷石鹏 何其洁

策划 虞清萍 殷昌盛

统筹 孙本源

采写 聂伟

图片 杨梓跃

视频 陈章玮

文字:记者 聂伟 图片:记者 杨梓跃 视频:记者 陈章玮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