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这所小学的学生去拔草!校长说要让更多课堂在室外举行
东莞+ 2023-12-21 18:56:03

时下,正值中药材除草的关键时期,如做不到科学除草,就能影响中药材正常生长,甚至还有被杂草吞噬的危险。1220日,东莞市大朗镇中心小学的黄开葵老师带着同学们走进“躬耕园”实践基地,认识中草药,学习除草小妙招,让中草药材的产量和质量不因杂草的生长而受到影响。

动手除草,享受劳动的乐趣

走进“躬耕园”实践基地,放眼望去,车前草、艾草、鱼腥草、薄荷、枸杞、紫苏、仙茅等数十种中草药植物迎风挺立,长势喜人,同学们兴奋不已,个个跃跃欲试。

然而,大家对中草药和除草的认识有多少呢?黄老师通过考一考同学们对艾草的认识有多少,从而引出艾草的食用和医用价值,并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课题——“除草小妙招”。随后,黄老师就地取材,带领同学们找出自己班级的艾草地块里的野草和野菜,并展示给每一名学生,让大家认识这些野草、野菜的名称和特征,更精准地区分艾草和它们的区别。

对于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拔草是一件稀奇事。面对同学们的新鲜感,黄老师总结了一首七字小诀窍:“沿着茎叶找根部,食指拇指齐聚拢,捏住根部向上拔,朝地拍打脱泥土,顺序拔草有讲究,拔草除根很重要。”同学们根据每一句每一字的要求在心中认真模拟后,便迫不及待地蹲在艾草地的边缘开始拔起草来。

大家干劲十足,不怕脏,不怕累,都埋头奋力拔草。有的同学被泥土弄脏了衣服和鞋子,有的同学热得满头大汗,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没有一个人放弃,混合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氛围显得格外地芬芳。

伴着清凉的寒风,一阵阵爽朗的笑语声传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欢笑声里透着一股魔力,感染着其他班级的师生。不少师生也过来旁听,然后加入到“除草”队伍中。

听到外面热闹的动静,大朗中心小学校长刘远桥也闻讯赶来,和同学们一起动手除草。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躬耕园”实践基地的杂草被同学们清除得干干净净。大家擦着满头大汗,享受着劳动的乐趣。望着地里生机勃勃的艾草,稚嫩的脸上荡漾着愉快的微笑。

走出教室,让学生不囿于“纸面”成长

“在这节散发着种草药香味的劳动课上,我不但收获了快乐,还收获了知识。我们把野草除掉,让艾草能够更好的生长。”张芷晴同学说,未来会学习更多艾草等中草药的知识,把源远流长的中草药文化传承下去。

唐子蓝同学认为这堂室外活动生动有趣,她这样写到:“黄老师一声令下,我抓住野草的茎,我左扭扭,右转转,可是拔不出来,看来这株植物的根扎得很深啊!我果断地找来一根木棍这边松松土,那边松松土。终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拔了出来!”作为大家公认的“除草小能手”,她表示,“长大后想做一名中医,把中医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中医带来的益处。”

“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劳动课,这堂课与众不同,不在课堂,而是实践基地里。”刘远桥说,课堂的意义不在于“除草”,同学们不但学到相关学科知识,也习得劳动技能和中草药种植管理知识,感悟劳动的价值,同时加强了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202310月底,大朗镇中心小学“躬耕园”实践基地正式开耕。学校充分利用“躬耕园”实践基地的资源,积极建构基地融合课程,探索劳动教育与语文、数学、美术、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的融合教学,让这个“拥有无限乐趣”的“百草园”成为重要的“育人场”。

刘远桥表示,随着“躬耕园”的不断开发,学校将进一步开展中草药文化探究活动,努力将中草药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并落实到孩子们成长的点滴之中。同时,学校将加强课程化建设,拓宽学生的校外劳动活动空间,走出教室,走进田间,动手实践,出力流汗,让学生不囿于“纸面”成长,实现学校书本知识与课外实践的紧密结合。

 

文字:记者 刘召 图片:学校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