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带领大学生打开了马克思的“朋友圈”
东莞+ 2023-11-30 18:48:3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1月27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研室开展了以“信仰如炬,信念如磐”为主题的公开课。本堂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谭玮炜主讲。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石文斌教授、教研室主任及全体教师全程参与本次公开课活动。

授课现场

谭玮炜老师带领青年大学生一起走进马克思的“朋友圈”,识其人、悟其思,重温马克思的光辉足迹,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感知真理的伟大力量,鼓舞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如何增加思政课的‘点击率’,更好地吸引‘00后’大学生呢?这是老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谭玮炜老师告诉学生,“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5周年,逝世140周年,虽然马克思已逝世多年,但是他的思想依然活着,他馈赠给后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马克思是‘90’后,也将继续是‘00’后,他是我们大学生身边最亲近的好朋友。所以老师设计了这堂以‘马克思的朋友圈’为主线的思政课,告诉同学们要想读懂马克思,得先‘加他为好友’,翻翻他的‘朋友圈’, 通过马克思与‘置顶好友’恩格斯、与理论事业共同奋斗的思想伙伴、与革命实践并肩斗争的战友学生、与因认知观点不同而分道扬镳的理论对手等人的故事,大学生们跨越时空与马克思深度对话,感悟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从而选择更加坚定地追随他。”

同学们参与课堂互动——小组发言

为了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谭玮炜老师注重从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引”和专业知识“融”三方面有机结合,整合并优化教学资源,营造情境式教学氛围。通过角色互动的精心设计,让同学们以角色扮演方式“玩转课堂”,为学生阐释马克思《资本论》中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无限资本积累的理论原理,揭示资本主义内部机理,把生硬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深悟透基本原理;并将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将时事热点与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利用“头脑风暴”法思考AI时代社会的演变趋势,阐释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的弊端。通过学习,更加坚定了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堂生动有趣的思政课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点赞”。

同学参与课堂游戏《大富翁》——销售面包环节

最后,石文斌肯定了授课教师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并就课堂展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中肯的建议。他说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将教材内容内化于心,不断探索“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融会贯通,将VR智慧课堂资源、红色教育基地资源、社会实践资源等融入课堂,打造更加有爱有料的高质量思政课,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文字:尹金钟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