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至13日,由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能力大赛组委会主办、东莞城市学院承办、东莞城市学院商学院、广东省大学与城市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岭南文化数字化研究中心、江苏一鼎堂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数字贸易大数据分析赛道第一期师资研修班暨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大赛四届三次赛事会议”在东莞城市学院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0名高校教师及院系负责人,覆盖数字经济、跨境电商、国际贸易等十余个专业领域。为期两天的会议及培训通过专家报告、实战培训、校际交流等形式,为全国高校教师搭建了“教学—竞赛—产业”深度融合的赋能平台,助力数字经济教育生态建设。
会上,东莞城市学院副校长康贤刚对商学院的建设成果与国际化进程进行了专题介绍。他指出,商学院作为学校“数智商科”战略的核心载体,近年来通过学科整合与资源优化,形成了10个本科专业的特色学科群,并成功推动会计学、财务管理等9个专业通过国际商科教育认证委员会(IACBE)认证,成为广东省首个通过该认证的民办高校。
主题报告环节,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马述忠教授以《中国数字贸易——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为题,深入剖析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格局,首创性提出“三链融合”发展理念(即产业链、教育链与创新链协同互促的生态体系),并以浙江大学联合阿里巴巴、亚马逊等头部企业共建“数字贸易实验室”为例,展示校企协同如何赋能教学创新。他指出,高校教师必须突破传统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升级为“资源整合者”,通过竞赛与产业实践反哺教学,让学生在真实商业战场中锻造核心竞争力。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黄金波教授以《数字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以深圳数字人民币试点、大湾区跨境支付平台创新等标志性实践为切入点,深度解析区块链技术对金融基础设施的重构逻辑与大数据驱动下的行业范式变革。黄教授强调未来金融人才需要构建“三维能力模型”,在夯实理论根基的同时,必须掌握数据建模、算法优化与智能风控等硬核技能,锻造跨领域实战能力。
会议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100余所高校的老师参加了为期一天半的研修,课程聚焦于数字贸易跨境电商行业的研究和数据分析,帮助老师们深入理解跨境电商的市场动态、分析工具及选品策略,进一步提升对数字经济大数据分析的指导竞赛能力,以赛促教,以赛促研。
据悉,由浙江大学数字贸易研究院发起的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能力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三届,每年有超500所的高校参加比赛,大赛分四个赛道进行,分校赛、省赛、国赛三个阶段进行,其中大数据分析赛道难度最大,竞争激烈,东莞城市学院参赛师生在2024年的参赛中获得了1项国赛一等奖与1项国赛三等奖的好成绩,是全国民办高校唯一获得国赛一等奖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