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优——东莞青少年宫“蝶变”之路
东莞+ 2023-11-06 13:01:13

2023年11月3日,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东莞青少年宫联盟正式成立,全市12家市镇两级少年宫抱团发展、资源共享,构建起全新的东莞青少年宫发展体系,为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优,近二十年来,东莞青少年宫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见证了东莞数万青少年的快乐健康成长的同时,也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乘风而起

位于东莞市中心广场南端的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承载了不少东莞“90后”“00后”和“10后”的童年。今年秋天以优异成绩保送入读本校研究生的上海音乐学院歌剧美声表演专业的刘哲,便是较早一批参加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校外培训的学生。

“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陪伴了我的整个青少年时期。”2006年,还在读小学的刘哲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报名学习武术和电子琴。

彼时,小小的刘哲站在新建成不久的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门口,满怀期待,该中心主体大楼两翼如同张开的翅膀,拥抱着这名追梦少年。

这是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办的第二年,不少家长和学子慕名而来。

在此之前,“少年宫”在全国各地开办得风生水起,东莞公益性校外培训机构,却寥若晨星。面对市民群众的殷切期盼,秉承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服务和引领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办学决心,2005年9月28日这一天,值得所有东莞人为之兴奋——属于东莞孩子的第一所少年宫“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早期,整个东莞校外教育市场普遍比较冷淡,对于新落成的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家长们都十分期待,10月1日,中心正式接受市民咨询与预报名,国庆假期过后,共吸引了1100多名学生踊跃参加。”尽管时隔多年,但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集团副理事长李若兰仍记忆犹新,“实行电脑抽签之前,报名的家长提前一天赶来,拿着小板凳,连夜排队争取为孩子报上一个学位。”

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投入使用,丰富了学生的校外生活,填补了东莞市没有少年宫的空白,刘哲便是早期受益学生之一。武术、围棋、象棋、乒乓球、钢琴、油画……小学六年,刘哲的周末,几乎都是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度过的。“我并非土生土长的东莞人,但是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给了我家一样的温暖。”刘哲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他的课余生活,学会了多项技能,还让他交到很多好朋友,为他打开学习艺术的大门,“音体美不分家,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我也找寻到自身的兴趣所在,从而报读了上海音乐学院。”如今,虽然远隔千里,但只要回东莞,刘哲还时常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看望老师,找寻儿时的回忆。

百花齐放

重视青少年,就是重视未来。自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办后,东莞在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路上又多了一项有力抓手。

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一方面面向学员开展非学科类培训,为各大中学、高校输送特长类人才;另一方面则承担教育主管部门大部分市级中小学生活动策划组织工作,推动科技、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秀出“东莞特色”,教育品牌逐渐深入人心。

然而,东莞是全国外来人口大市,其独特的城市和镇区地理布局结构,令绝大部分外地学生和镇区学生还不能享受到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各项服务。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集团副理事长高星原说,开办前两年,每年参加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培训和活动的青少年不到全市中小学生的5%。

显然,只有一所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无法满足当时东莞青少年人群的学习需求。于是,东莞再次加大建设力度,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在东莞多个镇街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2010年2月,拥有专业活动教学场室的莞城少年宫正式落成,同时能容纳数千名少年儿童参加活动、培训和交流;同年10月,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松山湖分中心(原松山湖青少年活动中心)投入使用,2018年2月起又由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全面托管,目前已成为松山湖功能区规模最大的公立综合性公益校外教育单位。

再后来,同样以公益性、普惠性为原则的常平镇青少年宫、寮步镇青少年活动中心、桥头镇青少年活动中心、石龙镇青少年宫、东坑镇青少年活动中心、石碣镇青少年宫、清溪镇青少年活动中心、麻涌镇青少年活动中心、塘厦镇青少年活动中心陆续涌现,越来越多的东莞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公益校外教育资源。

从时间线上看,2015年之前,东莞只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莞城少年宫、松山湖青少年活动中心、寮步镇青少年活动中心。2015年以后,迅速发展到如今12所,其速度令人惊叹。

原来,2015年8月,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文明办共同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活动中心(宫)管理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要加快推进青少年活动中心(宫)的规划与建设,按照大组团(即中心区、西北组团、西南组团、东北组团、东南组团)概念配置青少年活动中心(宫)资源,每个组团新建或改建不少于一所青少年活动中心(宫),其中中心镇必须新建或改建青少年活动中心。

这也意味着,镇街学子不再需要长途跋涉赶往市区,可就近前往附近镇街(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宫)进行报名。

“这些年,无论从办学规模还是师资,东莞全市青少年宫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谢洪涛感慨道,“全市青少年宫年总培训量超13万人次。活动精彩纷呈,每年组织开展科技、艺术、冬夏令营等活动,惠及全市青少年超30万人次。2015年以前,以兼职为主,在少年宫从事全职教师大概有100多人,到现在,全市12家青少年宫全职教师有近350人,外聘教师1000多人,师资队伍越来越庞大。”

同频共振

东莞这片教育热土,为何能孕育并推动这些青少年活动中心(宫)蓬勃发展?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宫)的发展又有何先进路径可寻?

与时代同频共振,与学校并肩同行。

对此,谢洪涛作了全面分析和介绍,“一直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等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从政策上谋篇布局,统筹指导,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回应了市民对优质校外教育的需求。”

另一方面,青少年活动中心(宫)自身发展定位明确、注重教育功能、积极承担职能等也得到了家长广泛认可。“譬如,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自开办以来,便坚持普惠性原则,不以营利为目的,学生不分户籍均可以报名。”谢洪涛说。记者观察到,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集团)音乐、美术、舞蹈、科学技术、体育、综合科等六大类培训班收费绝大多数每期集中在几百元。此外,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宫)不分学籍、户籍、区域,特别是近年来通过网上报名、抽签入学,最大限度保障教育公平。

在教学过程中,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在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非学科类方面兴趣和才能的发展,注重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挖掘潜能,培养特长。除此之外,还积极承担指导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宫)与学校少年宫发展职能,帮助镇街青少年活动中心筹建、建设与发展,推进我市校外教育事业协同发展。

2018年6月,全市吹响教育扩容提质号角,东莞市青少年宫积极响应,加速发展,五年之间,新建5所青少年宫,新增学位22896个。

同年,东莞启动“集团化办学”新模式。作为东莞首批签约的六个教育集团之一,自2018年2月起,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集团)全面托管松山湖分中心,构建起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托管型“教育联盟”,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发展。

“原来松山湖分中心才两三千学员,经过托管,后又搬迁到新址后,学员人数翻倍增长。”谢洪涛说。

“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在机制建设、管理运行、教师培训和品牌活动开展方面,给予我们全程的指导和帮助。”依托龙头驱动,桥头镇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刘伦和团队坚持品质和特色“两条腿”走路。目前,该活动中心共开设六大门类的培训课程班366个,每年可培训的学员人数达4000余人次。

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东莞市少年宫系统真正诠释了什么叫“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2019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在东莞市老年大学(新校区)开设分教点,扩招67个班,新增1088个学位,后续又新增市体育中心和东城体育公园分教点,持续推进扩容提质,让越来越多的东莞学子有更多机会享受到优质校外教育资源。

不仅如此,东莞市12所青少年活动中心(宫)始终坚持公益定位。定期举行“流动少年宫”、公益夏令营、暑期托管、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流动少年宫”项目启动,六年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与省、市39家单位合作开展送教活动,外市直接受益青少年达4142人次。项目走进东莞市28个镇街,全市覆盖率87.5%,本市直接受益青少年达37017人次。

联盟共进

“放眼全国,其实,我市少年宫机构行业整体发展相比省内、国内其他城市起步较晚,但颇有后而居上的势头。”多年来,常平镇青少年宫主任邹灿谋见证着东莞少年宫行业的发展。

“东莞市镇两级少年宫规模在全国都不多见,其探究性和实践性值得学习。”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敬如是评价。

尽管成绩突出,但同样,部分镇街少年宫也面临发展困境和瓶颈。由于目前东莞市12个青少年活动中心(宫)隶属教育、共青团、文化、妇联等不同系统,各青少年宫发展中遇到较多困难,发展也不均衡,普遍存在管理运营、教学质量、活动品牌、社团建立、宣传推广等不足的共性问题,缺少统筹指导,抱团发展的平台,制约着高质量发展。

在刘伦看来,部分学科门类的缺乏高水平师资和设备、部分社团的建立缺乏先进的运营团队、品牌活动开展的课程和内容方面有所欠缺,教学教研、交流培训等教学质量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邹灿谋则认为,当前,少年宫的公办公益性标签以及综合素质全面提升阵地属性仍然不够鲜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一些少年宫自身定位有偏差;另外一方面,群众对少年宫的认识还停留在以为是一个培训机构上,对参与度造成影响。”

面对不可避免的阶段性困难和挑战,如何既跑得快,又跑得稳?2023年11月3日,这场活动给出了答案——

当天,东莞青少年宫联盟正式成立,旨在探索解决以上问题,形成合力,促进东莞市镇两级青少年宫高质量发展。

东莞青少年联盟是由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牵头组建,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宫)自愿加入成立的公益性非营利联合体。

对于东莞青少年宫联盟的成立,刘伦既高兴又期待,同时还充满了信心,“市青少年宫联盟就像一列火车,有这个火车头的引领和带动,我们每个镇街青少年宫,作为一节节车厢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跑得更快、更稳,为每个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校外教育服务。”

“联盟联盟,就要以盟促联,以联促势,充分打好交流联动这张牌。”邹灿谋建议,东莞青少年宫联盟成立后,首要任务是影响力提升,可以通过每年定期巡回举办论坛、巡回联盟峰会等形式,让已经开办得越来越受欢迎,让还没建立少年宫的镇街建立少年宫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呼声。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这场活动不仅让镇街少年宫风采得以充分展示,更让大家窥见到新时代少年宫的美好未来。

“以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为理事长单位,各镇街少年宫为成员单位,龙头引领,联动管理运营、办宫资源、学科教研、学生活动等,市镇两级少年宫形成合力,共促高质量发展。”联盟发起者谢洪涛介绍,东莞青少年宫联盟成立后,将围绕共建先锋模范、赋能核心成员、提升队伍素质、组织联盟项目、共建宣传平台五大方面开展工作。将加强各镇街青少年宫的专业队伍建设,开展系列培训、教科研交流、组织参赛参演等,夯实教学基础,提升教研水平。围绕科技、美术、音乐、舞蹈、体育、劳动、综合实践等领域,组织才艺展演等赛事活动,打造少年宫联盟品牌展示交流会,推送研讨、联展、联演等少年宫联盟项目,全面提高全市校外教育的教学成果水平。一起努力为东莞青少年的成长,为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磅礴力量。

文字:张理萌 图片:陈栋、各镇街少年宫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