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沙田镇第一小学(以下简称“第一小学”)由4个村委会联合办学,于2000年9月由4所村办小学合并而成。新校位于东莞市沙田镇沙田环湖南路16号,校内设有4栋教学楼,一个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现有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共有1699名,在校教职工106人。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美立校,教学成果显著,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广东省第四批中小学艺术特色学校、东莞市第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东莞市劳动教育示范校。
办学定位:以人为本,引领特色发展
学校遵循“以人为本,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路,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为学校的特色办学续航”的办学理念,秉承“知行合一、施美导行”的校训,“尚美励志、以美育人”的校风,“崇德敬业、善教求美”的教风,“文明守信、笃学致美”的学风,确立了走“抓内涵、促发展、强管理、创特色”的发展之路。
以美立校:“尚美”教育品牌成效显著
2020年9月以来,沙田第一小学在校长李高城的带领下,坚持“学校规范有特色,学生合格有特长”“德艺双修,德高艺馨”的办学思路,稳步推进特色办学工作。
近年来,学校在取得坚实的美育特色办学效果基础上,以东莞市李高城名校长工作室为新的平台,适时提出“小学浸润式美育办学特色的实践与研究”的品牌建设规划。坚持“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美育过程;明确“学习艺术美、体验生活美、塑造行为美、淬炼思想美”的美育范畴;打好“营造美的环境、培养美的队伍、加强美的渗透”三张牌。
如今,沙田第一小学全力推进环境建设,营造美的环境。通过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三方面的建设,营造美的环境,让环境陶冶情趣,制度提高效益,文化凝聚人心。2020年至今,学校充分发挥物质建设的美育功能,通过营造美的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为“第四批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沙田第一小学近年来正全面铺开美育工作,以项目化学习驱动少年宫的开展,加强美的渗透。现阶段,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社团,大力发展艺术教育。
“学校多年前将传统莞草编织非遗文化引进校园,已建立‘巧手莞编’校本课程。”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已经连续开展了24个少年宫社团,面向每一位学生开展艺术培训。同时,劳动教育项目也是学校“以美立校”办学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校开垦了约2100平方米的劳动基地,命名“躬耕园”,以名寓意,寄望每一位学子于这片乐园中躬耕不辍,静展芬芳,收获幸福。
在“以美立校”的进程中,沙田第一小学全体师生勠力同心,踔厉奋发,切实打好“营造美的环境、培养美的队伍、加强美的渗透”这三张牌,依托“小学三维四性的劳动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建立了“5+6”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实行“双师”劳育模式,组建一支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探寻了一条适合新时代发展的美育之路,如今特色教育成效显著,屡获佳绩。
家校共育:“家校合作共育”机制亮点纷呈
如今,沙田第一小学是沙田全镇唯一的“特殊教育”点。近年来,学校在努力构建“家校合作共育”机制,特教班通过采用“一对一”家校沟通方式,较好地增加了家校间的联系。
此外,沙田第一小学不仅开展传统的家访及家长会形式的家校沟通,还开设了“家长心语”专栏,由特教老师与专职心理健康老师通过面谈、网络等形式,关注特殊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对个别有心理困扰的家长继续做系列的心理咨询,提高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并联系了相关机构进行帮助,用电话形式持续跟进。
沙田第一小学在保障学生成长的同时,也着力组建“双师型”育人队伍。结合地域特征开辟了一块2000多平方米的劳动教育基地,开展“双师”型劳动特色教育。在劳动教育中,组建知识传授和技能指导两个方向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据悉,第一小学每班除配备一名教师传授劳动教育课程知识外,还配备一名有经验的家长作为劳动技术指导或顾问,处处彰显家校共育成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