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中医药【二等奖·初中组】丨清风徐拂药草香
东莞+ 2023-10-16 08:00:00

时光知味,日月沉香;天地灵物,中华取酿。远方的清风带着屡屡药香拂过额前的碎发,钻入鼻腔,深入血脉,浅浅诉说着这百草情长。

棕红高柜,庄严高大;壶生紫烟,药香缕缕。这便是年少时生活在爷爷家的情景。

爷爷是汕头的一位名老中医,行医多年,妙手回春,很受人尊敬。受到爷爷的熏陶,我常常蹲坐在爷爷的身边,读着药典,时不时对爷爷笑一笑,爷爷也偶尔给我一块自制的药糖,那回甘的浓浓药香,至今也仍深深留在我的心中久久难以忘怀。

少时,我因脾胃虚弱,而在肺部留下了严重的病根,有时每走两步都会异常剧烈地咳嗽,甚至会把胆汁给咳出来。爷爷听闻后,便立即着手开始给我调理。而我却因听闻中药甚苦,而拒绝爷爷的药汤。

令人诧异的是,爷爷竟没有半分怒色,而是牵着小小的我走进药房,在高大的药柜前捣鼓了好一会,取出两味药材放在我面前。

一味浑身金光,是个体态凶猛且驼背的虫子,而另一味则像个树桩,异常高贵。

“左边这个是蝉蜕,蝉蜕壳后出土祸害树木,可这蝉蜕却是治疗咳嗽的良药,留下来造福人类。”他又捧起了右边的那块木头:“这是黄芪,自上古时期就被记载在药典中。‘芪,老而有德者’这黄芪,实在是一味良药呀,其味微甜,正好搭配蝉蜕的苦味。正如世间万物一般,没有绝对的对错。阴阳调和,便是极致。药虽苦,却可调体内阴阳,克服怕苦的勇气,则要靠自己寻找。”

药窖中升起一缕青烟,苦涩的药汤缓缓流入雪白的瓷碗,乌黑的药汤与白瓷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不禁萌生惧怕之意。但,我仍坚毅地端起药汤,头往后一仰,一口气干了这漆黑的药汤。自此之后,我便再也不怕这区区中药了。

时光转瞬即逝,我已读了初中。一个暑假被单车撞了,受了极其严重的外伤。祸不单行,爷爷也因为渐冻症和我一同住进医院。

躺在病床上,日日都异常害怕自己接下来将要遭受的一刀,反而是病情十分严重的爷爷,躺在ICU却一直发短信默默鼓励着我:“外伤可以用药医,或许要手术,但克服伤口疼痛的勇气则需要自己培养。”听了他的话,原本胆战心惊的我不知为何变得勇敢起来,勇敢地接受了手术。

手术很成功,三天之后,我已经能够行走了。我赶忙走进ICU,去找爷爷,可爷爷的病情,已是垂危了。

爷爷看到我来了,一改奄奄一息的病态, 憨笑着对我说:“你来了,阿黄,这是给你的药,有助于伤口恢复,止咳养胃的。入院那天我看你有痰音,身体也怪怪的。等你手术后三天特意让店里的伙计给你煲的,拿回病房吧。”

看着他那渐渐消瘦的身躯,眼角不知为何如瀑布般流下了晶莹的泪珠。爷爷却对我说:“我自知命不久矣,但中医的传承却比这重要得多。我生命中最大的愿望便是将中医与西医结合在一起,两者本无分别,皆为医家,但互为阴阳,希望你能完成爷爷尚未达成的溯源。”

我欲言又止,但仍转身而去。

又是一年清明,云照西桥,烟雨朦胧。我撑起油纸伞走向面前的石碑。

望着那黑底白字,与那颇有一番深意的墓志铭:“有时治愈,时常帮助,总是安慰。”我明白,那充满着浓浓药香的一棒已经紧紧握在了我的手中。

文字:黄俊熠(东莞市南城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