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沥副食厂:传承中创新 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东莞+-横沥视窗 2023-09-15 12:06:58

横沥副食厂推出创新月饼产品

穿着白色工作服的员工们在制作车间里忙碌,一盘盘个头匀称、用料十足的月饼等待着入炉烘烤,泛着光泽的豆沙月饼随着自动化产线工作“整装待发”……中秋节将至,东莞市横沥副食品有限公司(下称“横沥副食厂”)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走进厂区,迎面而来的便是一股果仁、豆沙、芝麻、面粉等原料混合而成的甜蜜味道。在这甜蜜背后是该厂紧跟市场需求,把守正创新、线上线下“齐发”作为发展关键点,让老品牌焕发新魅力,走出传统食品行业的“蜕变”之路。

横沥副食厂坚持传承手工技艺,图为工人在手工操作涂蛋液工序

用心烤出“团圆味”

每年中秋节前两个月,横沥副食厂里的员工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厂区内安静、整洁,但与现代化的机器车间不同的是,除了几台大型烤箱和机器看起来有现代化的感觉之外,拌料、包饼、烘烤、涂蛋液等各个工序都是工人在手工操作。

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横沥副食品有限公司,前身为东莞市横沥副食厂,是一家集体企业。多年来,横沥副食厂一直坚持传承手工技艺,精心挑选食材,匠心打造健康、好吃、放心的月饼,并在不断创新、改良配方的同时也保持原有的豆沙特色风味,亦是横沥人共同的记忆。

生产车间里,几名员工正在案板上作业。有的从一大堆拌好的馅料里抓起一团,放在小秤台上称量,然后把称好的馅料揉成一团,放在一旁;有的负责包馅料,熟练地包裹、收口、揉圆后,整齐地码在盘里。

在角落里,一台小型的机器正静静地等待着印饼工作。横沥副食厂负责人朱耀华介绍,随着销量的增加,传统手工印饼已经跟不上速度。如今这款机器,无论是速度还是印出来的形状都是符合月饼制作的要求。

随着一盘盘月饼来到另一间房间,烘烤的香气与记忆中的中秋节味道瞬间融为一体。为了保证口感,在最后的烘烤阶段,月饼都需要经过旋转炉烘焙以及烤箱烘烤两道工序。旋转炉以及烤箱烘烤的时间掌握,十分考验师傅的经验和感觉。“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刚出炉的月饼两面金黄,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传统月饼里飘出“创新味”

“为迎接月饼旺季,我们从7月底就开始投入生产。”朱耀华说,旺季就在农历八月初一到中秋节前,在销量方面,预计今年会比去年好。最多人买的还是招牌——豆沙月饼以及白皮果仁月饼。

近年来,跨界月饼、新款月饼层出不穷,与老字号月饼平分秋色。横沥副食厂迎合当代市场口味,不断守正创新,改良配方、创新产品,以可口的味道、创新的口味和优良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一致赞誉。

月饼种类从传统的豆沙榄仁、白皮果仁,到现在的流心奶黄、猫山王榴莲,横沥副食厂既保持了传统月饼的风味,又可以满足年轻一代的消费需求。

“现代人更加注重健康,我们也适当地调整了糖油的分量,让人们吃得更放心。”朱耀华说,横沥副食厂在传统月饼配方上,添加了少糖少油的养生观念。“油糖分量调整其实并不简单,很容易影响口感味道和黏合程度,但是为了健康,我们也不断尝试,最终研究出合适的配方。”

为拓宽月饼销售渠道,让横沥的月饼插上翅膀飞向全国乃至全球,横沥副食厂更是破局创新谋出路,践行数字化转型升级,让老字号产品也有“时尚范”。去年,横沥副食厂与顺丰科技深入合作,从生产、流通、零售端全方位解决经营痛点,帮助横沥副食厂实现商品销、仓、运全环节上下游渗透及信息化、可视化、精益化管理。

与此同时,横沥副食厂也与中国邮政达成协议,在中国邮政购买月饼便可免费邮寄到家,既满足了消费者的思乡情结,又让横沥副食厂的名声传出东莞。除了中国市场外,不少华人也将横沥副食厂的月饼带上飞机,送往美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成为海外华人缓解思乡之情以及中秋团圆欢聚的一道传统美食。

随着月饼生产技术的不断升级,保质期延长,广式月饼也越走越远。未来,横沥副食厂将紧跟电商趋势,持续发力线上销售渠道,积极寻求与淘宝、京东、抖音等商城的合作,力争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

文字:袁健斌 通讯员 黄晓妍 图片:横沥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