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 | 东莞首款AI文创月饼出炉 东莞文创手信凸显文化气质
东莞+ 2023-08-28 17:06:55

8月27日,“我AI东莞”月饼礼盒产品发布会举行,发布会以“爱满中秋 用AI匠造”为主题,推出了东莞首款运用AIGC参与创作的文创手信月饼。

“我AI东莞”月饼礼盒,依托AIGC技术参与月饼礼盒的创作设计,与鑫源食品携手合作,共同创作了AI创意月饼礼盒。匠子文化创始人李锐填介绍说:在传统的月饼礼盒开发创作流程当中,选品、策划、设计、生产等环节可能需要3-6个月时间,借助AIGC的工具,可以快速生成很多创意的方案,极大提升了产品开发创作的效率。

推介会现场设置了展示区和品鉴区。月饼礼盒设计新颖、口味独特,吸引了嘉宾的关注。在现场品鉴中,感受传统与科技的融合。

鑫源食品副总经理刘小兵介绍说,此次通过与“我AI东莞”团队合作,将AI设计、科技创新与传统制作工艺的融合,是鑫源食品的又一次创新。

匠子文化李锐填、赖福朋作为“我AI东莞”文创产品的主创人员,他们分享了文创手信产品背后的故事以及策划创作理念:“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设计,传递出东莞城市的多样性和创新精神。月饼不仅仅是美食,更是情感的表达,希望这份特别的月饼能够传递出东莞城市的温暖与爱,激发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

李锐填表示,希望未来致力于将东莞本土文化与创新科技相融合的愿景,策划创作更多属于东莞这座城市的文创礼物,在文创产品开发上做出更多新尝试。

活动现场,匠子文化带来了自己的AI数字人,现场讲解,给现场嘉宾带来了新奇的沉浸式体验。东莞市食品学会执行秘书长苏郑聪,肯定了“我AI东莞”在月饼设计中融合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创新,强调这种创意充分展示了美食与文化之间紧密的联系。

品读:

“我AI东莞”藏着对东莞文化的热爱

当AI与传统食品相遇,会爆出什么样的火花?东莞文创礼物潮流走向如何,怎么解读“我AI东莞”?

一起来品读一下“我AI东莞”月饼礼盒的策划和设计理念——

“我AI东莞”月饼礼盒的创作灵感源自于东莞座城市的多重元素,将现代科技的力量与传统非遗手工的匠心相结合,创造出一款别具特色的月饼。

在logo设计中,将“我AI东莞”的中英文字融合,以现代科技的风格为基调,融入中国传统中秋元素。字体设计则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匠子文化“我AI东莞”文创产品的主创人员赖福朋介绍说:“它代表着东莞的非遗文化,也承载着现代科技的力量。我们希望这款月饼能够成为每个有爱有情怀的东莞人的共同情感,成为城市发展的见证,成为我们对这座城市的热切期待。”

设计以独特的视角、创新的思维,巧妙地将东莞的地域特色和非遗文化元素融入现代AI科技,融入月饼及礼盒的设计。整体色彩选用金镜黄和月魂白,采用渐变虚化,呈现中秋佳节月光通透的感觉。

线条化处理东莞首字母DG与圆月相融,月光被线条勾勒,从弦月到满月,凸显玉兔的特征,藏匿在月色之中,进一步强调中秋主题。 同时设计者从东莞的地标与非遗建筑中挑选了东莞代表性景点。如东莞八景之首黄旗山、东莞市中心广场的城市标志雕塑、东莞玉兰大剧院等。月色笼罩,若隐若现。 礼盒的正面部分月饼的轮廓、飞花、玉兔与线条相融,传递思念、传递美好。

“在礼盒的设计中,我们隐藏了一个小彩蛋,每个盒子右侧都设计了一句与中秋或东莞有关的字谜。通过这些谜语增添了团圆时家庭互动的乐趣。”赖福朋说。

盒子的正面则展现了AI眼中的东莞,通过AI生成的画面,每座建筑都得到新的构想,充满了历史的传承和现代发展的故事。中秋代表着人间团圆的愿望,而月饼成为着美好愿望的载体。 “我AI东莞”月饼蕴含着设计团队对东莞的热爱,对非遗文化的敬仰,对科技创新的追求。

“我们期望每位选择‘我AI东莞’月饼的人,不仅能品尝独特珍贵的美食,更能与我们共同传承和发展东莞的文化,共同见证这座城市在时代中的飞跃。”

【YOU 观察】

莞产文创的更大价值

文创礼物引发消费热潮,比如各地文创雪糕在一定范围内成为爆款,印证了文创的经济价值。与此同时城市礼品也以新型文旅传播模式出现,引发关注。

传统礼物产品如何与本地文化深度融合,与本地城市旅游资源捆绑,与科技结合, 攒热度造势、吸引关注、聚集粉丝,形成品牌,保障销售,正成为东莞文创企业大胆探索的路径。

东莞城市礼物、旅游手信,在扎根莞产,挖掘东莞传统文化方面做着大胆探索,在不断强化本土基因同时,积极链接新消费人群、与年轻人感兴趣的元素相结合,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 旅游手信设计与AI结合,正在向年轻化转向,其审美诉求、消费场景都在转变,未来东莞文创旅游产品将有更宽广的世界。

在传承岭南美食的同时,传播东莞独特的城市文化,打造舌尖上的莞邑情怀, 通过融合创新,碰撞“岭南名点”与“东莞标志景点”的可能性,最后推出了“我AI东莞”产品。希望产品可以唤醒年轻人对传统美食的热爱,对东莞城市精神文化的自信。

每座城市都有它独特的印记,可能是它的历史建筑、人文气息,也可能是生生不息的传统美食。“我AI东莞”就是基于东莞传统地标与现代地标为核心载体,记录城市新旧融合与人文精神,传达属于东莞的城市精神,打造最美味的城市文创手信。

未来的东莞旅游手信走向,一定是多元的,它不再局限于景区渠道,不再仅仅局限于特产层面,它一定是更开放的场景,是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的。

将艺术品转化为文创,将非遗元素融合研发成产品,将现代科技的力量与传统非遗手工的匠心相结合,文创的价值开始显现。礼物手信不再仅仅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特产”,而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当地文化的自觉。

消费场景的扩大,和手信本身负载的意义的延展,都显示出东莞文旅手信的潜力和开掘的意义,尤其是产品可系列化、IP可孵化性,将带来更多溢价的价值。“我AI东莞”对东莞传统文化、民俗、非遗的挖掘,更肩负着传递东莞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责任,让文创产品开发本身超越了礼物的层面,对文化传承和城市精神的传递具有更大的意义。

文字:王红林 图片:王红林 编辑:郭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