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月新增贷款1218亿元、一季度为市场主体节约融资成本约12.5亿元、A股上市公司数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今年以来,东莞金融系统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持续创新金融服务、加大金融供给、提升服务质效,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重点产业链,为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3月30日,全市金融服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金融活水 润链暖企”融资对接专项活动举行
关键词: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
前4月贷款增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今年初,东莞高规格召开全市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金融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业务宣讲会等,积极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路径、新举措,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为充分发挥金融“血液”作用,赋能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市金融工作局会同中央驻莞金融管理部门,在用好货币政策工具、落实金融监管要求、实施地方金融政策上协同发力,力争2023年新增制造业贷款500亿元、新增上市和过会企业10家以上,加快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023年市政府“一号文”提出,坚持以制造业当家,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一号文”,今年3月,东莞金融系统靠前发力,多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东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全年力争使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制造业金额不少于180亿元、力争东莞地区制造业贷款规模突破3300亿元、保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等措施,为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提供有力、可持续的金融政策支撑。
一组数据体现了东莞金融政策的成效:截至4月末,东莞本外币贷款余额1.8万亿元,较年初新增1218亿元,增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其中超七成新增贷款用于支持企业经营,制造业企业贷款、高新技术企业贷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分别达22%、23%、29%,均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幅。
此外,记者从市金融工作局了解到,《2023年东莞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将于近期实施,该方案从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连片产业空间拓展等9个方面推出近30项具体措施,并多维度构建覆盖支持科技创新的科技金融服务链条,为东莞经济健康增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企业融资增量扩面
一季度为市场主体节约融资成本约12.5亿元
除了政策支持,东莞金融系统积极通过组织融资对接活动、鼓励银行加大信贷供给和减费让利等方式,推动金融资源高效直达实体企业。
3月底,在全市金融服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金融活水 润链暖企”融资对接专项活动上,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东莞银保监分局、市金融工作局等七部门共同签订《金融支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搭建“3+2+9”融资对接机制,精准服务全市首批筛选的9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及中小微企业集群。
为进一步增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市金融工作局持续利用“中小融”平台为企业进行融资对接。“中小融”平台东莞站于2020年上线,是全省第二个有单独站点的地市,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评级、线上融资对接等线上智能融资服务。目前,该平台东莞注册企业数已超18600家,申请融资额超50亿元。
东莞市宝隆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小融”平台的受益者,该公司由于经营变动,流动资金一度吃紧,通过“中小融”平台,顺利获得由东莞农商银行提供的964万元“厂房经营贷”。“这次贷款操作简便,融资成本低,及时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提高融资效率,市金融工作局积极鼓励银行机构综合运营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重构金融风险评价标准,创新征信贷、征信保等专属小微金融产品,加快形成“批量化、低成本、高效率、全风控”融资服务模式。
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市金融工作局从鼓励金融机构减费让利、用好莞企转贷专项扶持资金、开展批量化融资担保业务等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例如,利用莞企转贷专项扶持资金,已累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临时资金周转金额达554.87亿元;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与22家银行深化合作,开发具有科创特色的担保产品,对近千家企业的在保责任余额达13.35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东莞市新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1%,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加之延期还本付息及减费让利等举措,累计为相关市场主体节约融资成本约12.5亿元。
广东绿通新能源电动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今年东莞新增的首家A股上市公司
关键词:上市企业扩容提质
A股上市公司数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3月6日,位于东莞洪梅镇的广东绿通新能源电动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成为今年东莞新增的首家A股上市公司。截至目前,东莞境内外上市企业80家,其中A股上市企业58家,数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另有已过会待上市企业6家、已申报材料到交易所企业5家、在广东证监局辅导备案企业32家。
上市企业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反映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近年来,东莞制定一系列企业上市扶持政策,推动资本市场中“东莞板块”加速扩容,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东莞板块”,其中一些上市企业还具有行业“隐形冠军”的特质。

今年以来,市金融工作局深入实施上市发展三年行动“鲲鹏计划”,推动东莞市政府与广发证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促进双方在产业政策研究、产业资金组建等方面深度合作。同时,邀请各大交易所专家走访40多家重点辅导拟上市企业,为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组织召开上交所广东台资企业IPO宣讲会(东莞)、上市企业舆情管理专题培训会等,对上市企业和拟上市企业进行专题辅导。
为全面做好上市企业培育工作,市金融工作局持续开展镇街(园区)上市企业“破零行动”,按照“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做强一批”工作思路,滚动建立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目前,全市已累计认定16批共420家上市后备企业,形成了优质上市后备企业梯队。
据了解,下阶段,市金融工作局将开展第十七批上市后备企业评审工作,发挥上市及拟上市企业募投项目对接服务机制作用,支持企业加快上市进程。此外,将鼓励推动上市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分拆上市等方式,吸引上下游优质产业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