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的现场活动都这么“卷”了吗?
自制美食、精美的工艺作品、特色劳动项目体验,可以现场感受、品尝美食、动手参与,还能看到身着汉服的小朋友在推广中医文化……
五一假期第一天,精彩活动成功被一群小学生的“集市”展抢了风头。

4月29日上午,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广场前,东莞市劳动教育“集市”展精彩亮相。
这场“2023年东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与校外基地展示”活动,由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农业农村局指导,东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会、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活动以“集市”展的形式展开,现场展示,交流和体验。

“现在学生的劳动课真是太有趣了。中医文化、非遗体验、民俗美食,简直让人大开眼界。”现场带孩子逛展的市民刘女士表示,这些展示的劳动课成果,课程设计精彩,体验感觉也很好,对孩子动手能力、劳动技能培养大有裨益。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异常。小学生介绍起自家的特色课程那可是使出浑身解数。望牛墩镇实验小学的展台,有的学生教大家来体验制作艾角,热热闹闹;有学生气定神闲地穿针引线来一段“丝带绣”绝活,安安静静,该校转角遇见“艾”的系列劳动课程,可谓精彩纷呈。

副校长范志武介绍,学校的劳动教育特色是突出水乡丰富的土地文化资源、乞巧节文化资源,将七夕贡案、手工丝带绣以及艾草、艾茶果等结合起来,形成了系列劳动体验课程,用“艾”串联,形成“艾”绘画、“艾”书签、“艾”拓印、“艾”香包、“艾”美食、“艾”刺绣,扎根乡土,把艾草文化做到了极致。

现场53所东莞劳动教育特色学校、23个劳动教育校外基地,齐聚一堂,集中展示,可谓各自精彩。烤制烧鹅、制作草龙、制作茶山公仔……现场的同学们对自己的劳动作品如数家珍。

大岭山中心小学把烧鹅的烤炉也搬到了现场,五年级的叶焯希做现场解说,讲解特别专业。他说,他们家就有烧鹅烤炉,遇见节日自家就会烤制。带队老师介绍,荔枝柴烧鹅成为当地的特色文化,学校把荔枝从花到果,再到柴,开发成一系列的课程。花期到了,押个花;摘下果实,烤荔枝干;砍下柴了,又用于家家户户制作美味荔枝烧鹅。劳动与生活结合,劳动课才更打动人。

现场体验一遍最大的感受就是:校校有特色、校校有亮点,而且特色与亮点都会结合学校所在区域进行探索实践,可以直观感受到劳动教育的接地气、实打实的有成效。

现场带队老师表示,这次展示活动非常有意义,通过活动向更多家长、向社会推广推介学校的劳动教育,充分体现了东莞劳动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特点。
我劳动、我快乐、我成长。打卡劳动“集市”,让观者直呼过瘾,直观地感受体验了东莞各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丰富,劳动教育课堂生动、美丽,也让现场的市民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