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沥“十大本土特色美食”③丨豉油鹅:肉质嫩滑 满口留香
东莞+ 2023-03-22 15:19:48

“你浅浅的微笑就像乌梅子酱。”李荣浩新歌让烧鹅搭档“酸梅酱”成功出圈,烧鹅这道佳肴再次被网友聚焦。然而,对于“无鹅不成宴”的横沥人来说,除了烧鹅之外,豉油鹅也是当之无愧的“白月光”,是家乡的独家味道,亦是过年过节一定要吃的硬菜。

“这是每个横沥人从小吃到大的菜。”市民香女士总在周末踏入楼下的豉油鹅店。对她来说,酱香浓郁的豉油鹅是不可替代的美味。

当豉油遇上了鹅

豉油鹅又名为豉油碌鹅,肉质鲜滑,味浓不腻,烹饪方法简单。“碌”,在粤菜做法中是指“烫熟”“翻滚”之意,而粤语表达中,更有“货如轮转、财源广进”的意思。

豉油鹅配料仅单单几样,这也意味着食材本身的味道十分关键。在制作时选料严格,讲求个刚刚好,不肥不瘦才适合“碌”,更能激发韧性肉质与香润口感。

横沥村肥婆大排档刘大厨用的是6—7斤嫩鹅,“这样吃起来更加嫩韧。”大厨利落地把鹅处理干净,沥干水分。她会在煎鹅之前,用生抽等调料涂抹鹅身,腌制40分钟,这样豉油香味更为浓厚。起锅倒油,把整只鹅放进锅中翻滚,直到把鹅身煎至金黄色,均匀地换上“金黄衣甲”后方可罢休,焦香扑鼻。

“鹅身上多余的油脂都被逼出来了,这样更香,卤煮时才不会太油腻。”大厨解释道。随后往锅中倒入一碗清水、一碗生抽,一点老抽,还有八角、香叶、冰糖等配料,开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焖四十分钟,二十分钟时给鹅翻一次身。深琥珀色的酱汁在沸腾,正在充分渗润鹅肉的每一寸肌理。香料用来提味,但不能多放,否则会压了鹅肉的鲜甜和酱汁的醇香。

起锅后并不急着砍件,等放凉之后,鹅皮收缩,更为Q弹有韧性时再下刀,将收浓的汤汁点缀在鹅块上,此时的碌鹅色泽深邃又带着油光,咸香的酱汁扑鼻而来。连肉带皮吃上几口,爽滑可口,鲜美的汁水随着咀嚼在口中漾开,直叫人多扒几口饭。

细微之处定风味

横沥人吃豉油鹅的历史还得追溯到百年前。“这道菜制作过程简单,很多本地人都会做,但是要做得好吃还是十分考验人的。”遇上好吃的豉油鹅,横沥居民梁先生吃完鹅肉还会把酱汁都用来拌饭,一点都不剩,他觉得这是豉油鹅的“精华”,很是下饭。

同一道菜,就算是在横沥,不同村做出来的滋味都会有些许差别。恒宝特色农家菜餐厅用的是成长期为128天的正宗清远走地鹅,“这些鹅靠吃小虫、小草长大,养到这个时候正好重约6-7斤。”大厨黄如良向记者介绍道,他们不会在煎鹅前腌制鹅,为的就是吃鹅的原汁原味。村头村、半仙山村与恒泉社区制法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所放的香料的种类与分量,造就碌鹅的不同滋味。

香阿姨觉得做得好吃的关键还在于“勤快”,得常常动一动手。“想要更好味一点,那就在焖煮的时候,多给鹅翻一下身,将汤汁不断地往鹅上浇,这样味道就更均匀。”盛出来的鹅肉色泽光亮,棕香晶透,直叫人食欲大开。

烧鹅、豉油鹅、酸梅鹅、醉鹅、彭公鹅……擅长吃鹅的广东人总能为你指点出一幅吃鹅万里图。而对于横沥人来说,没有什么事是一顿豉油鹅解决不了的。百年世事变迁,豉油鹅却是永恒的“心头好”,无论是愉悦还是沮丧的心情都能在那一口浓香鲜甜中充分消化,唤起一天的精气神。

文字:袁健斌 见习记者 罗曼 图片:横沥供图 视频:杨智宏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