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3·5”学雷锋日到来之际,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命名了第九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其中,东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东莞市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入选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ICU主任、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何晓光,东莞市公安局南城分局篁村派出所三级警长张志荣入选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这些示范点和标兵积极立足岗位践行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他们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优秀代表,是雷锋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三单位学雷锋活动成效突出
东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12345热线”)加快推动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建设,扩展坐席至300个,话务团队至450人,顺利完成扩容升级,建成全国首个集参观体验、党员实践、群众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化政民互动驿站,学习、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基础更加坚实有力。创新推出手语坐席、心理坐席以及企业市长直通车等多项利企便民特色服务,让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更充分地融入打造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暖心线、贴心线、爱心线的全过程各环节,2022年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从第87名跃升至第12名。
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组建一站式服务岗、党员先锋队、教工志愿队、爸妈义工队,开展流动少年宫、关爱“小候鸟”、暑期托管、课后服务、公益夏令营等系列学雷锋活动,服务全市青少年和市民约100多万人次。该中心送教下乡,振兴乡村教育。六年来,“流动少年宫”项目走进东莞市28个镇街,全市覆盖率87.5%,本市直接受益青少年达37017人次。自2016年起,中心每年开展“情暖童心·莞爱计划”关爱留守儿童夏令营,让留守儿童充分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开阔眼界,启迪思想,健康成长。
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志愿服务学雷锋活动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 ,全镇建立起1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8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以及100多支服务小分队,志愿服务队覆盖医疗卫生、扶贫帮困、生态环保、法律服务等各领域、各行业,形成辐射辖区内百万居民的“学雷锋”文明实践网络。全镇注册志愿者总人数为63371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为1178139.38小时。该中心还利用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资源,发动自各行各业的集体和个人,立足本职岗位,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传承“螺丝钉”精神,推动岗位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两名优秀工作者入选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新生儿ICU主任、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何晓光,从事临床工作17年,出于对儿童健康事业的热爱,他围绕危重症病患入院前、住院中、出院后首创“全周期健康管理”工作模式,解决病患诊治过程中的痛点、难点,为生命早期1000天护航。2018年率先在市内开设新生儿黄疸日间光疗病房,让“小黄人”接受“蓝精灵”的温暖治疗,让宝宝每天都能回到妈妈身边。他带领科室同事定下规则,对所有需要住院治疗的患儿,无论经济状况如何,先住院,缓交费,让患儿安心治疗。成立新生儿随访中心,开设早产儿随访门诊、高危儿随访门诊、护理专科门诊,实行一站式服务,为早产儿、高危儿建立健康档案,为新生儿进行连续性的全方位服务。
东莞市公安局南城分局篁村派出所三级警长张志荣参加公安工作以来,立足本职忠于职守扎实工作。参警14年来,一直在社区民警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张志荣在基层一线做好防电信诈骗宣传、上门劝阻等工作,一直来坚持落实“发一装十”的工作要求,努力将“国家反诈中心APP”和“金钟罩”反诈小程序普及安装到每一位辖区居民手机上。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特事特办,对患有重症的患者多次上门了解身体健康情况,多方协调提供生活物资、医疗保障以及心理服务工作,最终顺利完成居家隔离措施。他还深入社区的千街万巷,对辖区出租屋进行清查和信息采集,为“粤居码”应用工作推广打下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