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起,大岭山镇中心临时管控区设置东莞市大岭山镇农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卫院区2个医疗救治点,提供24小时就医服务,保障区域内群众的医疗救助需求。
11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卫院区,医务人员正在各个岗位上值守。在门诊部门口,护士姚艳婷要求记者进行健康申报、扫场所码以及四查一问,各项均确认无误后才可入内。门诊部开设3个诊室,诊室内主任医师杨光宝正在诊室内等候。姚艳婷告诉记者,16日晚医院接到要在临时管控区设置医疗救治点通知后,立即组建一支医疗团队,凌晨他们就来到这里,开始在各个岗位进行24小时轮守。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卫院区主任医师杨光宝说,这个管控区的医疗点,他们医院派出了精兵强将,是由3名医生、4名护士、3名导诊、还有2名药剂师以及1名收费员组成的一个医疗队,从昨天就开始进入到我们这个建卫分院的门诊来,为管控区的居民提供24小时的医疗服务。
据悉,患者在来到医院后,大门口的医务人员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就医指引。若出现发热或新冠肺炎“十大症状”,则会用救护车将患者转运至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总院,其他情况则可在该院区就诊。
“我们这个医疗点涵盖了内、外、妇、儿以及急诊各种的科目,除了发热等十大症状病人,我们会有救护车接到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之外,其他病都可以在这里接受医疗服务。” 杨光宝说。
据了解,该院区还专门为孕妇、小孩、血透病人和肿瘤化疗病人四类人群开设绿色通道,方便他们就医。记者在血液净化室看到,该科室有两名医务人员正在整理病床和相关的医疗器械,做好随时接诊的准备。
在农场社区卫生服务站内,陆续有患者前来就诊。主治医生唐盛告诉记者,管控区内群众若有一般情况的身体不适可就近来服务站内就医,服务站内有8个医生和9个护士,24小时值班值守。同时,也为有紧急需求的病人开设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