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脉相连:《香港文学》四十年与时代回响书画展”在东莞棠美术馆启幕。出席开幕式的《香港文学》总编辑游江、香港书法协会副会长叶炯光等香港文艺名家并未止步于展厅之内,而是深入东莞多地,展开了一场富有深意的文化探源与时代对话之旅。
本次考察行程紧凑、内容丰富,香港文艺名家一行先后走访了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以及塘厦镇东深供水工程纪念园。这支汇聚了诗人、作家、书法家、画家的考察团,旨在通过实地走访,亲身感受莞港两地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与澎湃的时代发展脉搏。
在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香港文艺名家们与在此定居创作的作家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这里宁静舒适的创作环境与丰硕的文学成果给游江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表示,“作家村”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文学精神的象征,其与《香港文学》所倡导的开放、包容的文学理念不谋而合,期待未来两地作家能有更多互动,共同书写大湾区的人文故事。
随后,香港文艺名家一行走进“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从人文艺术的世界踏入尖端科研的殿堂,强烈的对比带来思想的碰撞。大家纷纷表示,科学的精密与宏大,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无尽的想象空间。叶炯光感叹道:“书法讲究结构与力量,科学追求规律与突破。今日一见,方知国家科技实力之雄厚,这种‘硬核’力量本身就是一种震撼人心的美。”
行程的最后一站是塘厦镇东深供水工程纪念园。这里承载着粤港两地半个多世纪的深情厚谊。漫步园中,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工程建设历史,香港文艺名家们无不动容。他们表示,东深供水工程是祖国对香港无私关爱的生动见证,其蕴含的奉献与协作精神,是两地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用文学、书画等各种艺术形式去传颂和铭记。
此次考察活动,超越了单纯的艺术展览,成为一次融汇历史文脉、时代精神与家国情怀的深度文化实践,为莞港两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坚实的桥梁,预示着两地文艺工作者将携手书写更多反映时代、凝聚人心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