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完成21条道路升级改造
东莞+-厚街视窗 2025-11-25 10:10:39

■改造后的学府路,沥青路面平坦,交通标线醒目 陈静 摄

崭新平坦的沥青路面,清晰醒目的交通标线,宽阔整洁的人行道,实现机非分离的护栏……这一个个场景,正是厚街镇道路升级工程最直观的注脚。近年来,厚街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扎实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完成河阳路、学府路等21条约66公里道路升级改造,完成非机动车道建设及改造约181公里。这项民生工程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安全。

多条主干道告别“行路难”

“以前这条路到处是坑洼,开车像绕桩,下雨天更是要小心翼翼。”在河阳路经营商铺的李先生对改造前的路况记忆犹新。作为厚街中央商务区主干道,680多米长的河阳路因年久失修,路面出现多处坑槽、鼓包、裂缝,标线模糊不清,人行道破损严重。

类似的状况在厚街多条主干道普遍存在。据了解,东宝路、永泰路、湖光路、菊塘路等中心区道路均因规划建设早、使用时间长,存在不同程度的路面损坏问题。镇工程建设中心负责人坦言:“这些道路不仅影响出行体验,更存在安全隐患,成了城市‘动脉’的堵点。”

厚街镇乘借“百千万工程”东风,全面启动道路升级改造计划。三年来,康乐南路桥头至新塘段的2780米改造,环保路、学府路、河阳路等项目相继完工,一张覆盖全镇的路网提质蓝图逐步变为现实。

“白加黑”改造提升出行品质

环保路是连接厚街镇与沙田镇的重要通道,由于地处家具产业核心区,货车流量大,原水泥路面破损严重。改造后,市民出行和货车通行更加便利,家具大道的交通压力也得到缓解。

改造不只是简单铺层沥青那么简单。工程包括升级道路环境、优化中央隔离带、完善城市道路功能等全方位提升。特别是在鳌台历史文化街区周边路网改造中,创新采用“机非共板”设计,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齐平,大大提升了骑行体验。

据统计,在已完成改造的21条道路中,包括全长792米的湖光路、601米的永泰路、505米的东宝路等中心区要道。这些道路均完成了从水泥路面到沥青路面的“白加黑”改造,部分交叉口还进行了左转/右转专用道拓宽,显著提升了通行效率。

“道路升级改造后,不仅大大提升了安全性和通行效率,也促进了周边环境改善。”河阳路项目负责人张伟表示。双岗社区居民谢小姐也切身感受到环保路改造带来的变化:“路面平整了,环境整洁了,出行体验感和安全感都提升了。”

慢行系统改善获市民点赞

据统计,除了21条主干道改造外,厚街还同步完成了181公里非机动车道的建设改造,构建了更加完善的慢行交通系统。这些改造不仅解决了“行路难”问题,更通过排水系统升级、绿化提升、照明完善等配套工程,全方位改善了城市环境。

“现在骑车送孩子上学,非常方便,也很安全。”每天骑电动自行车接送孩子的王先生对新兴路的改造赞不绝口。在鳌台历史文化街区周边路网改造中,7条路段的人行道被重新设计和拓宽,宽度达2-4米,并设置了机非分离护栏。

这种以人为本的改造理念贯穿所有项目。在康乐南路,改造后不仅拓宽了主路面,还重新规划设置了非机动车道及路边停车位。“以前人车混行,总是提心吊胆,”市民余先生表示,现在道路标识清晰,各行其道,安全多了。

道路升级改造是厚街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提速建设城乡融合综合片区的生动实践。厚街镇工程建设中心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厚街还将进一步完善全镇路网建设,为市民营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随着最后一批改造道路陆续通车,厚街城市路网完成了一次全面“换装”,一条条焕然一新的道路正成为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持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记者手记

一条路的变迁,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温度。从司机不再因颠簸而皱眉,到沿街商铺因货运顺畅而展颜,再到市民在专属非机动车道上安心骑行……这些细微之处,无不映照着道路升级所带来的民生暖意。厚街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将目光聚焦于百姓日常通行的“身边路”,这样的惠民之举值得点赞。当城市建设真正回归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条条道路,便成为连接民心的纽带。路畅通了,民心也就暖了。

文字:许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