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拥有2亿像素且拍照特别出圈的OPPO Reno15正式开售。这款智能手机凭借高品质和高性价比俘获了不少年轻消费者。在东莞市长安镇的OPPO生产车间中,AI质检系统精准把控每一道工序,不仅显著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更为每一款新品手机的高品质保驾护航。
拥有“国际制造名城”之称的东莞,占地仅2460平方公里,却坐拥华为、vivo、OPPO三大智能手机头部大厂。目前,全球近1/4的智能手机产自东莞,一部手机90%的零部件可在1小时通勤圈内配齐。
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制造,在东莞汇聚的20万家制造企业,深谙“质量”始终是决胜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列为主要目标之一,16个“强国”建设目标中,“质量强国”尤为显著。
“质量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在接受采访时,精准点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们欣喜地发现,东莞制造的实践路径,正是以“质量三强一基”为抓手,持续推动企业、产业和区域发展质量提升,促进质量强市建设落地见效。

11月26日,全国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建设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首次在粤举办便落户东莞长安,让这座城市的质量发展密码再度成为全国质量探索的焦点。
从连续7次获评广东省质量工作考核最高等级A级,到率先成为全省唯一获评“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称号的地级市,再到因质量强国建设成效突出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东莞以一系列硬核成果,诠释了质量如何成为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
政策领航
构建全周期质量发展体系
质量发展,政策先行。东莞将质量强市建设嵌入城市发展顶层设计,形成了覆盖短期目标与长期规划的政策体系。在《东莞市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到2035年的质量发展蓝图,而《深入推进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5年)》则细化了阶段性任务,2024至2025年连续两年将质量工作纳入市政府重点任务,构建起“中长期规划+短期行动+年度重点”的推进机制。
这种系统性规划在2024年广东省市场监管综合考核中得到印证。东莞凭借质量强市、知识产权保护等多维度突出表现斩获了此项含金量颇高的A级评价——与往年单项考核不同,这份涵盖食品、药品、质量等多领域的综合评价,更凸显其质量治理的全面性。在标准引领方面,东莞率先实施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的行动方案,推动家电、汽车等消费品升级,已发布28项相关团体标准,让标准成为质量提升的“硬约束”。
不仅如此,东莞在县域层面的质量创新同样亮眼。早前,东莞就指导长安、厚街同步创建全国首批质量强镇创新试点。

其中长安镇以现代质量政策制度创新为方向,成为全省7个2025年度全国百城质量提升重点活动实施地区之一,形成“市统筹、镇试点、全域推”的质量建设新格局。2024年,面积不到80平方公里的长安镇,全镇生产总值高达1050.7亿元,成为东莞第一个、全省第三个“千亿镇”。同年,更是获评“2024年推动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

产业筑基
打造全链条质量提升生态
走进长安镇的智能手机产业集群,OPPO、vivo等龙头企业带动逾2000亿元规模的产业生态无不令人震撼。
这里不仅聚集了超1000家智能手机配套企业,350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也已经形成联动效应,构建起“电子材料—核心元器件—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
在这里,90%的智能手机零部件可在一小时通勤圈内配齐,这种产业集聚度为质量协同提升提供了天然优势。
业内人士指出,东莞的质量提升并非单点突破,而是聚焦产业链整体升级。针对机器视觉、高端装备、高分子材料等重点行业,东莞不仅绘制了产业链质量图谱,建立了质量问题、攻关、政策“三张清单”,还通过团体标准编制、产业质量分析报告发布等方式,精准破解了一个又一个质量瓶颈。
为了让优质产品脱颖而出,东莞创新推出“东莞优品”评价认定体系,编制团体标准,从质量管理、自主创新、绿色发展等多维度考评企业。现如今,东莞评选出的110个“东莞优品”正通过“莞货上车”、政务中心展播、名品馆专区等多渠道向外推广,亦通过高铁销售、城市宣传等渠道走向全国,成为“东莞制造”品质的代名词。

■OPPO长安研发中心 记者 陈栋 摄
企业标杆
筑牢高质量发展微观基础
在东莞质量发展版图上,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尤为突出。以OPPO为例,其质量管理模式早已突破单一生产环节,形成了一套“研发—标准—量产”的全链条体系。不仅如此,OPPO连续三年跻身PCT申请量全球前十,参与制定133项国际国内标准,用标准话语权筑牢质量根基。
众所周知,研发投入是质量创新的“燃料”。OPPO组建了超8000人的研发团队,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20%,这份“舍得”换来了技术突破的密集涌现:自研端侧大模型“安第斯”赋能AI手机,带动相关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与华为MateXT等创新产品共同推动东莞2024年AI手机出货量同比飙升120%的迅猛势头,彰显终端产业创新活力。
在细分领域,东莞企业同样以质量创新打破国际垄断。宇瞳光学在创业初期便攻克“塑胶替代金属主筒、塑胶镜片替代玻璃镜片”的行业难题,一举打破德日企业的行业垄断,更是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蜕变。
现如今,宇瞳光学不仅成功斩获广东省政府质量奖、东莞市政府质量奖等荣誉,还先后参与制定5项国家标准,并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2024年,宇瞳光学在全球视频监控镜头市场份额占比达41.4%,业务涉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十年位居该领域全球第一,让国产镜头广泛应用于“天眼工程”等重大项目。

我们欣喜地看到,东莞的质量激励机制持续释放着蓬勃活力——东莞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设立市政府质量奖,建立100家企业组成的质量领军后备库。截至目前,已有6家企业获评省政府质量奖,8家企业获评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53家单位获评市政府质量奖及鼓励奖、提名奖,硕果累累。
就在不久前,鼎泰高科斩获第八届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慕思等5家企业获提名奖,获奖数量创历年之最,彰显出东莞企业质量创新的澎湃动力。
金融赋能
让质量“软实力”变“硬资产”
质量提升离不开金融活水滋养。东莞创新推出的“质量贷”,将企业质量荣誉、标准认证、专利数量等“软实力”转化为贷款授信的“硬资产”,构建起“链主企业+银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机制。东莞市市场监管局与多家银行合作,提供免抵押信用贷款,凭借额度高、利率低、审批快的优势,成为企业质量升级的“助推器”。

来自东莞市市场监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链主企业拓斯达获得高达1亿元的授信额度,建立起了海外技术服务中心,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质量贷”向企业发放贷款,资金精准流向技术攻关、质量改进、设备更新等关键领域,让中小微企业敢投质量、能提质量。这种“质量越好、融资越易”的导向,激发了全行业的质量提升积极性。

从政策体系的系统性构建,到产业链的协同升级;再从龙头企业的标杆引领,到金融工具的精准赋能,东莞的质量密码正在被不断解码与复制。
当质量成为一座城市的基因,“国际制造名城”的未来便有了最坚实的底色。东莞的探索证明:以质取胜,不仅是制造业的生存之道,更是通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