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英才汇南粤|浙大观察:风起南粤,潮涌钱塘——一场人才与城市的相互成就
东莞+ 2025-11-21 22:42:12

初冬的杭州,西湖潋滟,梧桐鎏金。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体育馆内,一股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求才热浪扑面而来。2025年“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在这里开启,东莞、韶关两市不仅从线上线下带来了5.8万个次高薪优岗前往浙皖闽三省七校,更携着各自城市的满满诚意与独特魅力,为求是学子奉上了一场集岗位对接、城市体验与深度合作于一体的人才盛宴。这是一次跨越千里的握手,更是一场关乎未来、关乎成长的“双向奔赴”。

战略布局:湾区“引力场”的精准构筑

“我们这次专程来到浙江大学开展招聘,一方面希望吸引更多优秀学子加入我们企业,另一方面也着力推动校企合作项目的深化落地。”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热管理研究院院长王晓勇博士道出了众多湾区企业的心声。他带来了涵盖研发、管理、技术等方向的数十个优质岗位,并大幅提升了应届生薪酬,显示出对顶尖人才的强烈渴求。

这份渴求,源于大湾区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与前瞻布局。广东中图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罗薇深切感受到了“行业发展的加速”和“同学们对半导体行业就业意愿的明显提升”。她指出,这既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也是大湾区区域优势日益凸显的结果。企业既是产业发展的参与者,也是区域发展的受益者,对人才的争夺自然不遗余力。

构筑强大“人才引力场”的,不仅是市场主体的自发行为,更有政府“有形之手”的精准谋划与高效组织。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负责人赵丽萍是这场盛宴的执行者之一。她告诉记者,东莞在筹备此次活动时,敏锐地捕捉到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精神与广东省“务实包容、海纳百川”气质的高度契合,并以此为基础,精心筛选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20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质岗位。“今天现场人气爆满,甚至有企业展位一下子就收到了十几份浙大博士的简历,”赵丽萍欣慰地说,“这充分证明了我们产业与人才的高度匹配,实现了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寮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汉年则从镇街层面展示了东莞招才引智的广度与深度。他率领8家高新技术企业,带来超过300个岗位,并成功推动辖区民企与浙江工业大学达成3000万元的人形机器人产线合作项目。“百万英才汇南粤,寮步欢迎您!”李汉年向浙江学子发出诚挚邀请,背后是东莞各层级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投入。

机制创新:校地合作“快车道”的深度铺设

超越一次性的招聘撮合,构建长效、深入的合作机制,是此次活动的深层逻辑。签约台上,一系列产学研与人才引育协议的签署,标志着粤浙两地合作迈入新阶段。

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杜柱康的阐释,将合作提升至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他回顾了合作源于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重要部署,并详细介绍了“第一年在校学理论,第二、三年进企业搞研发”的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新模式。“教育部首批批准的10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试点高校中,浙江大学名列其中;而全国仅设立了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东莞就是其中之一。”杜柱康指出,这两个国家级平台的结合,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天然优势。目前,已有61名浙大学生通过此项目进入华为、OPPO等企业联合培养,首届毕业生70%留在了粤港澳大湾区。

校企合作的深化,为企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高质量人才输送渠道。王晓勇谈到,公司在宁波建厂、来浙大招聘,正是基于服务长三角客户群的战略考量。广东力顺源智能自动化有限公司的总经办主任隗冠军则明确表示,此次招聘是为2026年的业务扩张进行人才储备。“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入职后的5到8年是职业发展的黄金期。我们愿意为优秀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完善的成长路径。”

从国家级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到针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人才储备,再到镇街与高校的具体项目合作,一条连接校园与职场、贯通理论学习与产业实践的“快车道”正在加速铺设,为人才的持续涌现和区域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双向奔赴:个体选择与城市未来的同频共振

宏大的战略与精密的机制,最终要落脚于一个个鲜活个体的选择与成长。招聘会现场,学子们用简历和决策,回应着湾区的召唤。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26届应届博士生李墨林,成为了这场“双向奔赴”的亮点——他现场与广东OPPO公司签约,将担任年薪达7位数的高级计算机视觉算法工程师。“作为广东籍学生,我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李墨林坦言,OPPO提供的研发岗位与他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且待遇“超出了预期”,企业的诚意和现场与市长交流受到的礼遇,让他倍感温暖。他手中象征着大湾区欢迎的吉祥物,仿佛是他开启新征程的见证。

乡情与职业发展机遇的交织,也打动了许多游子。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邝惠茹,一位广州姑娘,目标明确地寻找着半导体芯片和新材料领域的岗位。“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都在我的考虑范围内。”她表示,东莞的产业布局与生活环境对她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而对于浙江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的聂怡青来说,这次招聘会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投递简历。现场轻松的氛围、HR的专业指导,以及哥哥在东莞的亲身经历,共同构成了她对东莞的初印象。“如果今天投递的企业能够给我offer,我很愿意去东莞发展。”她的期待,代表着湾区对更广泛人才群体的吸引力。

已经扎根东莞的浙大校友,则用亲身经历为这座城市的魅力背书。2018年浙大博士毕业,现任大湾区大学物质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的牛文哲,分享了他的“归巢”故事。在经历企业工作和瑞士顶尖学府的博士后研究后,他最终选择了东莞松山湖。“松山湖的环境令人惊叹,绿化覆盖率高达60%,生态环境甚至比我之前生活的瑞士还要优越。”他盛赞学校提供的先进科研平台和融洽的合作氛围,并向学弟学妹发出真诚呼吁:“东莞正在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这里既有先进的产业基础,又有优美的生活环境,更有着对人才的珍视和尊重。”

生态营建:从“乐业”到“安居”的全周期考量

吸引人才,仅靠岗位和薪酬远远不够。此次“百万英才汇南粤”活动,通过一场精心打造的“乐业青春嘉年华”,全方位、沉浸式地展示了大湾区,尤其是东莞的城市魅力与人才生态。

广东中图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罗薇总监对此感受深刻:“一进入会场就感受到浓厚的‘广东氛围’——从醒狮表演到烧鹅展示,再到可爱的吉祥物,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主办方的用心。”这种氛围不仅让求职学子心生好感,更让参与企业倍感自豪。

“这场招聘会,不仅有很多好单位、好岗位,还提供了互动空间,让求职者通过互动来了解一座城市,非常新颖。”浙江大学硕士邝惠茹的评价,道出了许多学子的心声。东莞“火柴盒”乐队的演出、十五运吉祥物的互动、低空经济成果的实物展示、潮玩之都的IP陈列、莞饮莞食的美味品尝以及“篮球城市”的趣味投篮体验……这些多元化的城市名片,让学子们在轻松互动中,感知到一座城市的产业实力、文化活力与生活魅力。

此外,活动现场设置的直播带岗、简历诊断、AI面试体验、职业形象提升、政策咨询等全方位服务区,则体现了政府对人才引入后“全周期”服务的考量。从落户、住房补贴到子女教育,从职业规划到项目申报,旨在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让其真正安心“扎根”。

正如助理教授牛文哲所见证的,学校为他提供的科研平台“完全达到了入职时的承诺”;也如寮步镇长李汉年所承诺的,将“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目标:不仅要让人才“来了”,更要让他们“留下”、“成长”并“成就”。

风起南粤,潮涌钱塘。这场在浙大校园内上演的人才盛宴,以其宏大的规模、精准的对接、深度的合作和充满人情味的体验,清晰传递了“是人才,进莞来”“来广东,大有可为”的强烈信号。它不仅是简历与岗位的交换,更是一次梦想与城市的握手,一场当下与未来的对话。无数个像李墨林、邝惠茹、聂怡青一样的年轻面孔,正带着他们的学识与梦想,准备登上粤港澳大湾区这艘巨轮,共同驶向更加波澜壮阔的明天。

文字:记者 王子玺 图片:程永强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