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02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记者梳理名单发现,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局提名的共有6个项目(人)获奖,其中,突出贡献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具体来看,以东莞理工学院李醒为主要完成人的“数据驱动的复杂机器人自适应控制理论及优化方法”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由东莞理工学院、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为主要完成单位的“智能移动终端闪充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由东莞市正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退役多组分塑料薄膜同级循环技术及高值产业化”获科技进步二等奖;由巨冈精工(广东)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新能源汽车大型结构件全电驱五轴加工中心研制及产业化应用”获科技进步二等奖;由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大学、温州大学为主要完成单位的“高性能兆瓦级双向岸电系统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外,记者盘点发现,在其他获奖项目中,也有不少东莞企业或科研机构参与,比如,东莞滨海湾新区工程建设中心李学松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工程结构水下检测机器人及智能检测关键技术”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的“高性能光学玻璃元件精密模压成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长期在东莞工作、担任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2018年,由他担任总指挥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在东莞建成,7年时间里,2000多项实验在此完成。
今年8月,由陈和生牵头推动的中国散裂中子源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之一“硼中子俘获治疗肿瘤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BNCT项目)在东莞市成功完成首例临床应用,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据悉,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办评选,主要授予为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该奖项是广东省在科技成果奖励方面的最高荣誉。2024年度共有227个项目(人)获奖,包括突出贡献奖2名、自然科学奖32项、技术发明奖16项、科技进步奖127项、科技合作奖5名、青年科技创新奖24名、科技成果推广奖2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