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牛墩医院陈树峰:与癌交锋,守护生命之光
东莞+ 2025-11-21 15:55:18

在与癌症交锋的战场上,望牛墩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陈树峰以精准医疗为矛,以仁心仁术为盾,执着地守护着每一道生命之光。在抗癌路上,他既是患者可靠的专业向导,亦是温暖的同行伙伴。

精准医疗,点燃希望

“我的主攻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个体化综合治疗。”陈树峰说这话时,眼神中透着坚定。这个选择,源于他对这个领域“挑战与希望并存”的深刻理解。

曾经,消化道肿瘤是医学的痛点——化疗效果有限,患者预后较差。但近十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治疗格局。“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就像侦探一样,为每位患者寻找最精准的‘钥匙’。”陈树峰说,这种转变让晚期肿瘤逐渐成为一种可以长期管理的慢性病。

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疾病轨迹,更重塑了医患双方的希望。“看到曾经被判‘死刑’的患者能高质量地存活数年甚至更久,这种从绝望中开辟生路的可能性,是激励我不断深耕的最大动力。”

为了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更多患者的现实,陈树峰始终保持着对专业知识的渴求。他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新技术,持续钻研前沿进展。他计划加强肿瘤康复专科建设,丰富非药物治疗手段,争创市级特色专科,让科室实力再上新台阶。

医患同行,价值所向

医学生涯中,总有一些病例让陈树峰深刻体会到医生的价值。

一位50岁的晚期肠癌男性患者,伴有肝转移,初诊时深陷绝望。通过基因检测,陈树峰发现他有罕见的靶点,并帮助他入组相应的临床试验。治疗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耐药、更换方案的波折。但在陈树峰和团队的持续跟进和调整下,一年后,患者的肿瘤显著缩小,实现了长期带瘤生存。

“这不仅仅是医学上的成功,更是对一个完整人生的守护。”陈树峰说,这个病例让他深刻体会到,医生的价值不仅在于治愈疾病,更在于守护生命的意义。

在肿瘤治疗这条充满不确定性的道路上,陈树峰常常要面对决策的压力。“每一个治疗方案的选择,都关乎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支撑他的信念是:医患是共同决策的伙伴。

“我的角色是提供最专业的信息和分析,但最终的决定必须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这种认知,让他从“独揽责任”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也让他领悟到:优秀的医生既要敢于运用前沿技术去“攻城略地”,也要有智慧在适当的时候“握手言和”,将重点放在患者生命的品质上。

仁心为底,生命前行

“医生对我而言,首先是一份特权。”陈树峰的这句话令人深思,“我们得以进入他人生命中最脆弱、最私密的时刻,被赋予极高的信任。这要求我们永远保持谦卑和敬畏。”

这份认知,让他在理性诊断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了独特的平衡之道。他的原则是“技术上极致理性,关怀上充满温度”,为患者提供规范、全面、个体化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治疗,并整合多学科资源,成为患者抗癌道路上最可靠的主心骨和陪伴者。制定方案时,他严格遵循指南和证据,这是对患者负责;但在执行过程中,他会细致关注患者的情绪、家庭负担、经济情况等方方面面。

面对职业的压力,陈树峰有着自己的“充电”方式。他刻意将工作与生活做“物理隔离”,下班后通过跑步清空负面情绪;陪伴家人,逗小孩玩,让他回到最真实的生活;重拾阅读历史书籍的爱好,在宏大的时空维度里寻找精神上的“吸氧”。

在陈树峰看来,肿瘤学是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他将继续学习,以专业与温度,陪伴每一位患者,走好抗癌路上的每一步。同时,在每一个生命的十字路口,给予患者最温暖的陪伴和最专业的指引——这不仅是一名医者的职责,更是他对生命的承诺。

【专家介绍】

陈树峰

望牛墩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担任东莞市康复医学会肿瘤运动康复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血液病分会常委、东莞市医学会心血管学会分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分会委员。

文字:记者 刘召 实习生 何卓琳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