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麦洲岛到美术馆,东莞用艺术开出“心灵解药”
东莞+ 2025-11-21 15:11:30

当画笔遇见心事,当音乐邂逅情绪,一场用艺术温暖心灵的创新实践正在东莞悄然展开。11月18日至19日,东莞市艺术疗愈工作者心理健康培训班(第二期)在岭南美术馆圆满举行,来自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协会、医疗机构及社会志愿者团队的专业服务者,共同见证了一场美学与心理学的精彩碰撞。

这场别开生面的培训由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与岭南美术馆联合主办,既是对国家“精神卫生服务年”部署的积极响应,也是对东莞全域文明建设行动的有力践行。绘画、音乐、手工、色彩美学……这些看似与医疗无关的艺术形式,正在成为心理健康服务的创新载体,生动诠释着“以艺润心、以美育人”的核心理念。

培训班特邀多位领域专家,围绕精神健康急救、艺术疗愈、危机干预、手工疗愈体验、色彩美学与艺术表达、绘画心理互动、音乐治疗等主题展开分享。从手工疗愈体验到色彩美学表达,从绘画心理互动到音乐治疗,课程设置既专业又实用,让学员在动手体验中感受艺术的治愈力量。

在岭南美术馆的优雅空间里,学员们亲身体验到艺术的独特魅力,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治愈能量的艺术空间——无论是画布上的色彩线条,还是音符间的旋律节奏,都成为表达情感、疏导情绪的有效媒介。它能够跨越语言障碍,直抵心灵深处。

“这种专业授课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确实能帮助大家掌握应对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黄牛埔美术馆专职副馆长邓浩凡表示,“艺术与心理健康的创新融合,就像为心理健康工作插上了一对创意的翅膀。”

在东莞美术馆联盟召集人、岭南美术馆馆长谢钧看来,艺术疗愈正在重新定义美术馆的社会功能:“艺术疗愈不是简单的艺术活动,而是一种有温度、有深度、有专业支撑的心理服务方式。它让美术馆从展示美的空间,升级为抚慰心灵、激发内在力量的场所。”

作为东莞艺术疗愈的先行者,市第七人民医院在这条创新道路上已探索多年。从“音乐处方”到绘画治疗,从园艺疗愈到龙舟体验,医院不断拓展艺术疗愈的边界。其中,每周日在麦洲岛“开具”的音乐处方,已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

“我们有一位住院的大学老师,在绘画中找到了情绪的出口。”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领导分享道,“从梵高到当代的艺术家案例都告诉我们,艺术确实能帮助人们修复心灵创伤。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我们探索艺术疗愈道路的决心。”

对于艺术疗愈在东莞的发展前景,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领导充满期待:“希望学员们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把艺术疗愈技术带到更多服务场景,共同推动这项事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下旬,首期培训已在市第七人民医院成功举办,并与专业学术年会相结合,体现出东莞在艺术疗愈领域的前瞻布局。两期培训共同构建起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体系,标志着东莞“艺术+心理”服务网络正在不断完善。

艺术无界,疗愈有心。随着更多创新实践的推进,艺术疗愈这朵充满人文关怀的心灵之花,正在东莞这片热土上绚丽绽放,为城市注入持久而温暖的人文活力。 

文字:刘召 图片:医院 供图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