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观肇庆丨藏在城市性格里的“柔道智慧”
肇庆发布 2025-11-21 11:21:21

11月17日晚上,

随着体操赛场最后一波掌声响起,

肇庆赛区的十五运会赛事徐徐落下帷幕。

赛场的喧嚣终将散去,

但有一种东西沉淀下来——

那是藏在这座城市肌理的体育性格:

如星湖之水,表面柔和,内藏力度;

似柔道之势,以柔承刚,以定制动,

正悄然化作肇庆绵延不绝的发展智慧。

 

△肇庆城区全景图。谢有锦 摄

 

柔道之魂

是肇庆的天赋异禀

  

 

肇庆东承珠三角,

西接大西南,

独特的地理格局仿佛命运的隐喻——

它必须学会“刚柔并济”的生存智慧,

就像柔道不崇尚蛮力,而讲究“善用精力”,

由此其发展轨迹透着一股不慌不忙的从容。

 

行走在四会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你会被一种独特的传承打动——这里走出了两届奥运冠军冼东妹,也培养了十四运会柔道冠军卢童娟。十五运会期间,广东选手刘毅三战全运终在四会圆梦,肇庆输送的柔道运动员优秀回到故地夺得一枚铜牌。

 

 

 

 

 

 

△10月27日,肇庆四会市举行“柔道之城”万人柔道操大型展演活动。通讯员 赖楚欣 供图

 

柔道的影响不仅在赛场上,

还在街头巷尾。

冼东妹的故事被写进校园教材,

她的精神滋养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四会市作为“柔道之城”核心区,近年来承办了全国柔道锦标赛、全国柔道大师赛、广东省青少年柔道锦标赛等一系列高规格赛事。

 

今年,四会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已成功举办十五运会柔道比赛,还将承办残特奥会盲人柔道比赛,迎来全国各地优秀运动员,把柔道运动的焦点放在肇庆。

 

 

 

△冼东妹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荣获的两枚金牌。肇旅宣 供图

 

如今,

四会市有60多所中小学普及柔道操,

18所学校拥有专业柔道训练室,

实现“班班有柔道课、人人会柔道操”,

并将柔道礼仪融入校园德育体系。

孩子们在柔道中学习的不仅是技巧,

更是一种处世哲学——如何优雅地倒下,

又如何坚定地站起。

△冼东妹出席四会市“柔道之城”万人柔道操大型展演活动。四会发布供图

 

“接下来,我们将有序推动在全市中小学普及柔道运动,构建‘普及—选拔—输送’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承办高水平柔道赛事,精心策划特色民间柔道活动。”

 

 

当被问及如何接力传承柔道运动发展势头,肇庆市相关负责人回答,还将大力开发柔道相关旅游产品,精准招引产业链企业落户肇庆,着力打造“柔道+文旅+产业”复合名片。

 

△肇庆四会城区。图源 四会发布

 

赛场内外

皆是人生的柔道场

  

 

放眼十五运会各项目赛场,

肇庆运动员的身影,

恰是“柔道哲学”的生动写照。

 

 

莫家蝶在田径场上的拼搏,诠释了柔道中的“刚毅”。混合4×400米接力决赛上,她看到第三棒的交接稍显落后,毅然奋起直追,一心只想“顶过去”。这不仅是信念的支撑,更是责任的担当。

 

而在个人强项的400米赛场上,莫家蝶从开跑势头强劲,到最后20米被四川选手刘英兰反超,摘得银牌。她却笑着对媒体说:“我已经全力以赴,不留遗憾,我觉得自己很棒!”这份在拼搏中尽力,在结果前从容的态度,正是柔道精神中超越胜负、回归自我的内核体现。

 

 

△莫家蝶在十五运会田径赛场上。姚志豪 摄

 

马术老将顾兵的故事,则为肇庆这份柔道性格增添了“坚守”的注脚。他从十四运会的盛装舞步团体和个人“双冠得主”,到十五运会收获两面铜牌,征战八届全运会依旧不曾放弃。他不仅在赛场上展现技术,更在赛场外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引导年轻队员成长。

 

他的体育生涯,

已超越对奖牌的单纯追逐,

演进为一种精神的延续——这恰是柔道

自他共荣”理念的生动实践。

 

△肇庆马术运动员顾兵。来源 十五运会信息发布平台

 

同样动人的,还有“10后”小将朱沅铃在滑板场上的逆转。在线路赛落后的困境中,她沉着冷静,以一套完美的“大招”锁定全场最高分,实现翻盘。这精准一击,让人想起柔道中的“寝技”——于困境中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在被动的局面中寻找制胜的机会。

 

成功固然值得欣喜,

失败也坦然从容。

这不仅是赛场上的风采,

更是肇庆人内化于心的处世智慧,

一种深植于这片土地的人生哲学。

 

△肇庆滑板运动员朱沅铃得知成绩后狂喜。来源:十五运会信息发布平台

 

办赛之道

亦见城市的修为

  

 

肇庆承办十五运会四项赛事,

是承办数量较多的城市

这对任何城市都是考验,

肇庆却将其变成了展示城市性格的舞台。

 

赛事侧,是“刚”的坚守——

从高站位构建“1+4”扁平化指挥体系,到7个场馆的升级改造,再到安保、交通、医疗、食品安全、行政接待、志愿服务的严密网络,处处体现着不容妥协的办赛标准。“小海豚”的奉献与观众的配合,共同吹起了“文明观赛”的时代新风。

城市侧,是“柔”的智慧——

大力开展城市环境提升“五大行动”,升级改造“口袋公园”4个,清洗养护“城市家具”200余处,构建主题景观1000余处,让城市在细微处展现温度。

 

△肇庆“小海豚”为运动员提供服务。肇庆执委会志愿者工作部供图

 

 

更难得的是,肇庆懂得“借力打力”。借着全运的东风,七星岩、鼎湖山等景区对持证(票)的参赛、观赛人员全部免门票,住宿、餐饮、交通等各行各业推出系列优惠措施,让市民和游客共享全运盛会“票根经济”红利,让“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这正暗合了柔道“精力善用”的精髓——将外来的能量转化为自身前进的动力。

 

 

走在肇庆的大街小巷,

你能感受到这座城市与柔道精神的高度契合。

它不疾不徐,

在保护与发展、

传统与现代、坚守与开放之间,

寻找着那个最佳的平衡点。

△肇庆七星岩。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梁亮 摄

 

赛事终会结束,

但融入城市血脉的“柔道智慧”

将长久滋养这片土地。

肇庆,这座有着端砚风骨、

星湖柔情的城市,

正在向世界展示它的发展心法——

不在一时之“热”,而在长久之“得”。

她以山水为道场,以发展为赛场,

在湾区西翼书写着刚柔相济的城市宣言,

珍藏体育赋予城市的宝贵遗产。

来 源:南方+客户端(撰文 卢舒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