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00后”诗人李奕橙诗集《交流地》新书发布会在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由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主办,东莞理工学院文学联合协会承办,东莞市作协、市评协、市民协,及广东省写作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等协办,来自市内的作家、评论家及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交流地》的出版发行。

活动伊始,市评协副主席、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叶永胜致辞表示:李奕橙同学的成长轨迹,具有启示意义的“创意写作实践”,为我们生动展现了一条从文学热爱到自觉创作的清晰路径,其深耕文学社团与文学组织工作,为我们重新思考“素人写作”的内涵提供了鲜活案例。
随后,市作协副主席易翔,代表协会对李奕橙《交流地》的正式出版表示祝贺,并提及在鲁迅文学院东莞作家研修班与诗人的接触交流,讨论《交流地》所蕴含的对于青年学子在诗歌探索的锚点,勉励在场的中文系学子。

在圆桌讨论环节,李奕橙分享了其创作经历与文学社团组织工作对其创作的影响,以及“00后”诗歌创作者面对当下诗歌写作的想法。李奕橙表示,六七年来的文学组织与文学活动,让他不断与不同的人产生“交流”,并借助这种外部经验,寻找到自身文学写作的锚点,将自身的写作化为真实的记录,以此走入不仅只属于他个人,更属于所有与其相遇的人的世界。他通过“交流”了解当下,不断进行探索,做好他在东莞,乃至广东省的文学社团建设工作。


鲁迅文学院东莞作家班学员代表苏烛、李焕文(瓦力)、马益林、沈汉炎、黄伟兴等多位作家、诗人也就书中题材选取、写作技巧、主题深度等问题与作者李奕橙进行了交流。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代表张斌华、王勇、丁永杰、唐何花等老师则从文学理论分析、学院创意写作培养等多方面讨论《交流地》的出版对于理解当下东莞市新大众文艺、探索东莞理工学院创意写作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并期待文传学院学子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寻找到自己的方向,让文学链接起文传学院学子在大学四年乃至以后的人生工作。
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郑坚也肯定了李奕橙在文学与传媒学院所做的文学工作:“就是需要有这种文学氛围的构建与工作,才能不断使文学的种子在学校乃至现在的社会不断的发芽,我们要支持和鼓励青年人的文学创作,并希望作家朋友们不断保持自身与生活的‘紧张’,创作出更多带有独特生命力并与当下读者共鸣的作品。”

李奕橙诗集《交流地》的出版是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在“创意写作人才培育”“汉语言人文科学实验班”的宝贵成果,也是东莞“素人写作”“新大众文艺”发展的一道亮色。它标志着东莞“00后”文学正悄然生长,并以鲜活的姿态链接着这座由“两亿人”共同建设、生活、成长的城市。市文联主席团成员、市民协主席、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阎江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我们需要从《交流地》的出版看见一个中文系学子如何在大学的成长与发展,并以此作为我们今后教学工作的参照,为当下的大学生们提供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在AI时代,我们必须肯定诗人们所创造的产物,这些带有独特生命经验而非语料库所生产的文本,是记录我们生活与时代的重要存在。同时,我们也要看见文学组织工作与文学创作的重要关系,并探讨这样一种模式如何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培植当下文学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