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图为证!佛山“三雕二塑”里的“鳌鱼”密码
佛山+ 2025-11-18 10:48:42

“原来霍氏家庙的石雕鳌鱼、祖庙的陶塑鳌鱼,还有乐从沙滘陈氏大宗祠的灰塑鳌鱼,全是岭南‘三雕二塑’的精华!”近日,一组岭南古建筑“鳌鱼”元素的对比图在社交平台刷屏,网友们纷纷惊叹于这一祥瑞符号在不同工艺中的巧夺天工。而霍氏家庙、顺德西山古庙、沙滘陈氏大宗祠、马冈佘氏祠堂等地点,恰好串联起佛山岭南建筑艺术的传承脉络。

青石上的“鳌鱼”风骨

在石湾镇街道石头村霍氏家庙内,牌坊顶上两侧有一对石雕鳌鱼。这对鳌鱼以整块青石为原料,采用“透雕”与“浮雕”结合的技法,鳞片层层叠叠、鱼鳍舒展有力,龙首鱼身的造型既威严又灵动。

“石雕鳌鱼不只是装饰,更藏着霍氏家族的期许。”据历史讲解员介绍,龙首象征尊贵,鱼身寓意“年年有余”,“独占鳌头”的典故则寄托着对子孙科举成名的祝福。细节处理尽显岭南特色,鳞片借鉴潮州木雕的“分层雕”技艺,尾部卷草纹还与祖庙陶塑风格遥相呼应。

陶塑里的“鳌鱼”神韵

佛山祖庙三门瓦脊上的陶塑鳌鱼,展现出另一番灵动神韵。这对高约1.5米的鳌鱼以石湾陶土制成,经“制坯、上釉、烧制”而成,宝蓝与金黄的釉色艳丽庄重。

祖庙鳌鱼。

“祖庙陶塑鳌鱼是石湾陶塑的巅峰之作。”文博专家表示,其鳞片釉色鲜艳,呈现“一鳞一釉色”的独特美感。龙首高昂、鱼尾翘起的造型,既符合建筑力学,又充满艺术张力,与木雕风格的鳌鱼“神韵”异曲同工。

灰塑中的“鳌鱼”祥瑞

乐从沙滘陈家祠屋顶的灰塑鳌鱼,以色彩斑斓诠释着岭南浪漫。这对鳌鱼用“灰泥”混合稻草、纸筋制成,经塑形、上色、刷油而成,大红、大绿、金黄的色彩满是民俗风情。

沙滘陈氏大宗祠的灰塑鳌鱼。 图由冯海绵提供。

容桂马冈佘氏祠堂屋脊上也有一对鳌鱼。

“灰塑鳌鱼寓意‘镇宅辟邪、独占鳌头’。”据了解,岭南气候潮湿,古人视鳌鱼为“水神”,将其塑在屋顶祈求平安。采用的“矿物颜料”历经百年依旧鲜艳,尽显灰塑技艺的精湛,与马冈佘氏祠堂的灰塑鳌鱼的“神韵”异曲同工。

千年传承:“鳌鱼”背后的岭南匠心

从石雕、木雕、砖雕,再到灰塑、陶塑,鳌鱼元素虽材质、技法不同,却都承载着岭南人的生活智慧与文化情怀。

木雕鳌鱼。

可以说,“三雕二塑”中的鳌鱼,是岭南建筑艺术的活化石。如今,这些技艺已列入非遗项目,吸引着年轻人传承创新,让千年匠心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束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