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桥头朗厦村中心公园,篮球场上的呐喊、广场舞的旋律、孩童的嬉闹交织成动人的乡村交响曲。谁能想到,这座面积仅8000平方米的公园,如今已成为全村的“活力引擎”?近日,经过优化升级的朗厦村中心公园正式对外开放,从健身休闲到文化展演,从破解停车难题到提升景观品质,实现了全方位“蝶变”,成为“百千万工程”扎根乡村、惠及民生的鲜活例证。

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刚完成升级的公园,宜居宜游的气息扑面而来。作为全村的“公共会客厅”,傍晚时分更是热闹非凡:篮球场上,年轻人奔跑跳跃,进球后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一旁空地上,广场舞队伍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舞姿轻快;儿童游乐区里,滑梯与秋千旁孩子们嬉戏玩耍的身影随处可见。
“以前晚饭后没有好地方去,如今公园既明亮又安全,孩子玩滑梯,我跑跑步,全家都能找到乐趣。”带着孙子玩耍的村民李先生笑着说。除了满足日常休闲健身需求,公园的文化功能也同步增强,成为提升乡村文明的重要载体。此次改造的一大亮点是新增了多功能室外舞台,红漆台面搭配简约背景架,可满足村民文艺汇演、节庆联欢等活动需求,也能承载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等公益服务,将文化服务真正送到村民“家门口”。

改造的贴心之处,更体现在对民生痛点的精准解决。此前每到周末或傍晚,公园周边“一位难求”的停车问题常让村民和游客头疼。为此,改造工程专门规划了新增停车区,增设多个停车位,有效缓解了停车压力,让村民游玩和游客探访从“进门”就倍感轻松。
“晚上跳广场舞有专业场地,周末还能看村里的文艺演出,这公园如今成了咱们村的‘人气王’!”村民李女士夸赞道。在她看来,如今的公园不仅设施完善、环境整洁,更成了村民交流感情的“连心桥”,大家在这里健身、聊天、议事,幸福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

从过去功能单一的简易休闲空间,到如今集健身、休闲、文化、停车于一体的综合公园,朗厦村中心公园的“蝶变”,正是“百千万工程”聚焦民生福祉、提升乡村品质的生动写照。朗厦村委负责人表示,公园投用只是新起点,接下来将建立精细化管理维护机制,定期维护设施、优化环境,让“幸福空间”持续焕发生机。同时将以公园升级为契机,推动李朗路沿线风貌提升,让民生改善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