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之间藏童趣!南城阳光五小“周三无作业日”,练就大批“植物小专家”
东莞+ 2025-11-17 10:21:34

如果放学后不用写作业,你会做什么?南城阳光五小在“周三无作业日”开展特色活动,练就大批“科学小达人”。

为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让课余时光成为学生探索世界的“黄金时段”,南城阳光五小持续推行“周三无作业日”之“慧创星期三”特色活动。上周,学校将目光投向了生机勃勃的植物世界,以“探索植物王国”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层次、趣味盎然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中感受生命奇迹,化身探索自然的“植物小专家”。

一年级:自然发现家·创意树叶贴画

一年级的小萌娃们化身“自然发现家”,在家长的陪同下,穿梭于小区的林荫道、公园的草坪间,细心收集3种以上形态各异的树叶。巴掌大的梧桐叶、细长的柳树叶、锯齿边的枫叶……在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中,经过拼贴、彩绘、剪裁等创意加工,一片片普通的树叶摇身一变,成为憨态可掬的小动物、翩翩起舞的蝴蝶、灵动可爱的卡通人物。家长们用镜头定格下孩子专注创作的瞬间,班级群里满是充满童趣的树叶贴画,每一幅作品都藏着孩子们对自然的初步认知与热爱。

二年级:植物小工匠·我的植物朋友

二年级的同学们将目光聚焦植物的“身体密码”,认真观察身边的小草、小花,逐一辨识根、茎、叶、花的不同形态与作用。随后,他们化身“植物小工匠”,用五彩黏土捏出饱满的花瓣,用彩纸剪出纤细的花茎,用颜料涂出鲜亮的叶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植物朋友”在手间诞生。在家长的鼓励下,孩子们还主动站到镜头前,清晰介绍作品的制作思路与植物结构知识,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收获了表达的自信。

三年级:科学实验员·探秘植物“喝水”的奥秘

“植物没有嘴巴,怎么喝到水呢?”带着这个充满童趣的疑问,三年级的“科学实验员”们开启了探究之旅。他们精心准备白色康乃馨、白菜叶等实验材料,将其插入装有红、蓝等彩色墨水的水杯中。在耐心等待中,孩子们亲眼见证花瓣、叶片逐渐染上色彩的奇妙过程——“颜色跑到花瓣尖上啦!”“茎就像吸管一样!”孩子们用照片记录下实验的每一个阶段,用条理清晰的小视频讲解植物通过根茎吸水的科学原理,探究精神在实践中愈发浓厚。

四年级:生态小画家·图解光合魔法

四年级的同学们挑战了更具科学性的主题——光合作用。通过科普视频学习,他们读懂了这个为地球“制造”氧气的“生命魔法”。为了将复杂的科学知识可视化,孩子们拿起画笔,绘制出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光合作用示意图”:太阳散发着光芒,水分子与二氧化碳箭头指向植物,植物则“吐出”氧气与养料,配色明快、逻辑清晰。每一幅示意图都凝聚着孩子们的思考,展现了出色的信息整合与图示表达能力。

五、六年级:绿色倡议者·守护校园绿意

作为校园的“大哥哥大姐姐”,五、六年级的学子将视野从单一植物拓展到生态环境。他们主动查阅资料,深入了解植物在净化空气、涵养水土、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随后以“校园植物保护”为主题,精心设计倡议书。

倡议书中,既有对校园绿植现状的观察分析,也有“不摘花、不折枝”“定期为植物浇水”等具体建议,字里行间满是作为校园小主人的责任感。同学们不仅用照片记录下专注设计的身影,更通过视频自信阐述倡议理念,将环保意识传递给身边每一个人。

校长观点:让自然成为最好的“活教材”

南城阳光五小校长曹阳明表示:“‘双减’减的是机械作业负担,增的是实践探索空间。植物是自然馈赠的‘活教材’,本次‘与植物共成长’活动,正是希望孩子们走出书桌、走进自然,在触摸叶片、观察生长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与生命敬畏之心。学校会持续搭建这样的实践平台,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体验中收获成长,在探索中点亮好奇心。”

未来,南城阳光五小将继续深耕“无作业日”特色课程,不断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亲近科学、热爱自然,真正实现“五美共育、共同出彩”的教育目标。相信那颗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探索种子”,终将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成长之花。

文字:记者 赵海霞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