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不少人的心理应激因素也逐渐增多,焦虑、抑郁等精神压力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频繁。今年6月,东莞市委社会工作部启动东莞社区“心语”・“一村(社区)一心理咨询师”服务计划,为全市每个村(社区)配备结对心理咨询师,让群众就近就可以获得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张怡思是塘厦镇四村社区的结对心理咨询师,今年6月,她和社区干部走访困难群众过程中,发现初一学生小如(化名)经常以各种理由频繁请假。

经过再次回访,张怡思发现,小如(化名)并不是因病不去学校,而是和同学发生矛盾而产生了厌学情绪。
针对小如(化名)遭遇的这个情况,张怡思对她进行了多次心理疏导,并有针对性制定了“家长学习+社交技能训练”的干预方案。如今,小如(化名)已经走出心理阴霾,主动与同学讨论学习,课后也乐于分享校园生活,整个人也变得阳光开朗了以来。

小如(化名)只是社区结对心理咨询师辅导的案例之一。自开展“一村(社区)一心理咨询师”服务计划以来,社区不少居民有心理咨询需求都会主动前来求助,结对心理咨询师也会定期走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化解,同时也会联合镇、村(社区)相关部门开展心理讲座,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便捷地获得心理支持和疏导。

一直以来,东莞都将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尽管我市在各部门、各镇街相继建立了各类心理健康服务阵地,但仍存在专业心理服务人才下沉基层的力度不够、人员分配不均衡、群众知晓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自今年6月份市委社会工作部全面启动社区“心语”・“一村(社区)一心理咨询师”服务计划以来,截至目前,全市613个村(社区)均已配备结对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服务直达群众家门口。结对心理咨询师对接串联政法、卫健、教育等部门投放到基层的心理健康服务阵地平台和人才队伍,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常态化、全链条社会心理服务网络。
为了确保服务质量,东莞市委社会工作部还组织开展了“一村一师”心理咨询师实战营暨岗前培训,邀请多名专家为结对心理咨询师授课。

该项目实施以来,东莞以“体系化建设、专业化服务、社会化参与”的思路,编织了一张覆盖城乡的心理健康服务网,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以及基层“两委”干部的一致认可。
同时,东莞社区“心语”・“一村(社区)一心理咨询师”服务计划的经验也得到了兄弟城市的认可,来自省外内的不少心理咨询师纷纷要求参与培训,希望把可复制的经验推广到当地。

接下来,东莞将持续深化社区“心语”服务品牌,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在“家门口”获得温暖有力的心理服务,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东莞、幸福东莞注入“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