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你,该怎么办?”随着“校园法官”的提问,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近日,由东莞市桥头镇法学会、司法分局、桥头法庭联合策划的“开学法治第一课”普法情景剧活动在镇中心小学举行,近290名师生共同体验了这场沉浸式法治教育课。
本次活动以“法润校园剧说身边事”为主题,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巧妙融入四个由真实案例改编的情景剧中。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抽凳子玩笑”敲响安全警钟,“校园欺凌之勒索财物”直击成长阴影,“追赶打闹致断牙”折射防护盲区,“校园欺凌之殴打”揭示暴力之害。台上表演生动传神,台下观众全神贯注,时而因剧情诙谐而欢笑,时而因案例沉重而沉思,这种新颖的普法形式,让原本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起来。
在每个情景剧表演结束后,“普法小使者”都积极引导同学们围绕剧情展开讨论,踊跃发言的同学还获得了普法小礼品。法学会代表、法治副校长和“校园法官”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专业点评,层层剖析案例,厘清行为边界,阐明法律后果,为同学们提供明确的行为指引,这种“看、听、思、辩”相结合的方式,让法律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活动尾声,“校园法官”号召全体同学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好少年,从自身做起,坚决向校园欺凌和不良行为说“不”。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法治课太有趣了,让我们在表演和讨论中就把法律知识记住了!”
据了解,桥头镇法学会持续创新青少年普法模式,充分发挥“校园法官”“法治副校长+”专业队伍力量,打造“沉浸式学法”的普法体系。除了“开学法治第一课”普法情景剧活动外,还创新推出“法治毕业礼”,将生硬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场景。
同时,精心打造“小法官初体验”“法治基地探秘行”等实践课程,为不同青少年群体量身定制暑期法护成长系列活动。通过模拟法庭、实地探访等丰富形式,让法治知识在亲身体验中生根发芽。此外,通过建立“学校点单、法官接单”服务机制,围绕校园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实现普法教育的精准对接。
从传统“灌输式”宣讲到现代“沉浸式”体验,桥头镇法学会已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少年普法教育体系。这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法治意识深深植根于青少年心中,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筑起了坚实的法治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