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强调通过科学控糖和并发症管理,帮助患者实现更高质量的生活。
68岁的英姨和丈夫权叔因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双双患上糖尿病,并引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俗称“糖网”),视力严重受损。经在东莞爱尔眼科医院系统治疗,两人的视力逐步恢复,眼科医生提醒:控糖要从日常做起。
夫妻先后查出“糖网”
“现在能看清东西了,真是太感谢医生了!”近日,英姨完成第四次眼内注药治疗后,看着逐渐清晰的世界满心欢喜。她和丈夫权叔因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双双患上糖尿病,并引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俗称“糖网”),视力严重受损,经系统治疗,两人的视力逐步恢复,也意识到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今年7月,权叔因双眼视力持续下降到东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经检查,他被确诊为“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右眼视力仅剩0.03。接诊医生王虎院长建议他立即住院,接受玻璃体腔注药治疗。
此后四个月,权叔共完成四次注药治疗,视力有所改善。
几乎在同一时期,他的妻子英姨也因右眼视力骤降前来就医。她自述发病前曾大量食用水果,不久后便出现眼底出血。检查发现,她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右眼玻璃体积血”,视力一度降至0.02。英姨的治疗更为复杂,在完成首次注药后,又接受了右眼玻璃体切割、白内障超声乳化、视网膜激光和人工晶体植入等联合手术,术后再配合三次注药治疗。目前,她的右眼视力已恢复至0.25。
二人均有长期高糖饮食史
深入了解二人的生活习惯后,医生发现他们均有长期高糖饮食史。权叔常年每日饮用1-2大瓶可乐,并有数十年的吸烟史,最多时每日2包;英姨则酷爱甜食、饼干及高糖水果。家中日常饮食也偏甜,烹饪时常加糖,饮食结构单一。
此外,两人缺乏健康管理意识,从未主动体检,糖尿病在村集体体检中才被发现,确诊时血糖值已高达18mmol/L。
“糖网”早期无症状,预防重于治疗
“很多慢性病都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王虎指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导致,长期高糖高脂饮食、吸烟、缺乏运动、忽视体检等,都是重要诱因。
“糖网”被称为“甜蜜杀手”,早期往往不痛不痒,患者难以察觉,但病情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展,一旦出现视力下降,往往已至中晚期,严重者可失明,且损伤不可逆。
因此,王虎提醒,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就应树立查眼底的意识,定期随访、及时干预,是延缓病情、保护视力的关键。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眼底检查频率也不同: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查眼底;如已发生病变,每1~6个月随诊一次;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时即需筛查,未发现病变者每1~2年随诊一次,已发生病变者根据程度每1~6个月随诊一次;
妊娠糖尿病患者孕前或妊娠3个月内首次检查,根据病情每1~6个月随访,产后1年内严格监测。
王虎提醒:控制血糖和定期查眼底是糖尿病患者守护眼健康的两大支柱。此外,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少喝饮料、控制体重也至关重要。
如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有黑影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为更好服务糖尿病患者,东莞爱尔眼科医院专门设立了糖尿病眼病门诊,提供从早期筛查到终身眼健康管理的系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