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奶奶,今天的报纸来啦!”11月10日上午,刘向荣敲开了香洲区南香里小区戚秀云老人的家门。
刘向荣将一份带着油墨清香的《珠海特区报》递给戚秀云,熟络地询问起她近来的身体状况:“这两天有点凉了,您早晚添件外套。”戚秀云今年85岁,刘向荣为她送报多年,每次上门总会多聊几句。
52岁的刘向荣是珠海传媒集团传媒印务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的发行员。自2008年入职以来,他已从事党报发行工作17年,不仅用心用情为读者传递党的好声音,更用日复一日的关怀温暖着众多老年读者,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敬老爱老助老”精神。
近期,刘向荣获评2025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一张爱心卡,连起老人心
刘向荣记得,他刚入职从事党报发行工作的时候,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党报的投递任务。直到一次偶然的经历,改变了他的想法。
“十多年前,我去给一位独居老人送报,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应。”他回忆,“我立刻联系社区,发现老人突发高血压晕倒在屋里。”因为送医及时,老人转危为安。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刘向荣。他平日负责的片区,居住着不少独居老人。他逐渐意识到,自己送去的不仅是一份报纸,更是一份关怀和守护。“那些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需要的不仅是新闻资讯,更是一份持续的关注与陪伴。”刘向荣说。
2010年,刘向荣开始记录社区老人的情况,建立了一份“爱心服务卡”。每张卡片上详细标注着每位老人的具体需求:“老党员李爷爷,腿脚不便,需每周代购一次生活用品。”“独居的张阿姨,患有糖尿病,需定期提醒测血糖。”“残疾老人林叔,每月帮忙清理过期药品。”……
不知不觉,这份“爱心服务卡”至今已记录了20多位老人的信息与需求,成为刘向荣与老年读者之间的“情感纽带”,也凝聚了他质朴珍贵的长情守护。

“微不足道”的事,一做就是十几年
平日里,刘向荣还把更多细致的关怀融入送报工作中。发现老人连续两天未取报,他一定会上门查看。遇到老人家中的灯泡不亮、水龙头漏水,他总是顺手帮忙修好。他还主动联系理发师,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理发;闲暇时,他还陪老人多聊几句家常……
2023年,台风“苏拉”袭击珠海,全市停工停课,刘向荣却冒着狂风暴雨,为10多位老年读者送去应急物资。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刘向荣一做就是十几年。这正是一名普通发行员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统美德最朴素的践行。
2023年6月,珠海传媒集团第九党支部与珠海市慈善总会党支部党建结对,开展“日行一报 关爱助老”活动。珠海传媒印务发行公司专门成立“社区助老志愿队”,以赠阅党报为契机,通过上门、电访等方式关注社区退伍老兵、退休老党员、孤寡老人、独居老人。刘向荣热情高涨,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志愿队,成为主力队员。

有老人在感谢信中写道:“小刘帮我解决了很多生活上的困难,他的温暖关怀让我十分感动。”很多老人说,每天最盼望的,就是听到他那熟悉的摩托车声和爽朗的笑声。
面对老人们的夸赞,刘向荣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小事。”他是送报员,更是老人们的“编外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