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全域文明丨破茧方成“心”堤坝,守护城市“心”使命
东莞+ 2025-11-10 14:20:40

11月6日,2025年东莞市“心理岸线・莞邑筑垒”职工心理危机干预职业技能竞赛决赛落幕。本次竞赛由中共市委政法委员会、市卫生健康局、市总工会联合主办,市第七人民医院承办,既是东莞落实国家心理健康战略的具体行动,也展现了心理工作者的专业价值与人文关怀,标志着东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迈出坚实一步,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心”活力。

本次竞赛创新设置科普演讲、理论抢答、技能展示三大环节,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强技、以赛提能”的竞赛机制,全面检验和提升全市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专业素养。经过激烈角逐,10支队伍从初赛、复赛中脱颖而出晋级决赛。最终,来自市第七人民医院的黄璐和市第七人民医院队分获个人与团体一等奖,市总工会将按程序授予其“东莞市五一劳动奖状”。

获奖名单如下:

选手们的表现得到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副书记姜雯、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负责人何红波、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三级调研员宋洪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吴逢春等专家评委的高度认可。

他们认为,本次竞赛以“技能+知识”双维定位,既涵盖心理危机干预技能,也包含心理健康知识科普,精准对接基层“干预+预防”的双重需求,既锤炼了基层人员的专业应对能力,更通过广泛科普助力职工筑牢心理防线,为全国推进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这场竞赛是东莞贯彻落实国家“精神卫生服务年”部署的生动实践。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至2027年确定为“精神卫生服务年”的背景下,东莞率先响应,将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为全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地方经验。

作为拥有数百万产业工人的制造业名城,东莞深刻认识到职工心理健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希望本次竞赛不仅能成为交流的桥梁,更能沉淀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

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以系统思维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创新举措频出:

精准覆盖:实现“一村(社区)一心理咨询师”全市613个村(社区)全覆盖,650余名咨询师下沉基层,提供点对点服务。

科普下沉:由市第七人民医院牵头组建“麦岛五进科普团”,近100名精神科医生深入镇街、企业、校园,累计开展讲座700场,直接覆盖11万人次,有效打通心理健康服务“最后一厘米”。

机制创新:全国首创“健康副厂长”机制,为企业职工量身定制心理服务;构建“家校医社”青少年心理健康协作模式,联动10余个部门形成全域科普矩阵。

应急联动:省内开创“线上+线下”多部门协同心理援助热线,与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门组建1100余人的跨部门危机处置队,实现33个镇街(园区)全覆盖,年培训增至10场并开展跨区域研学,筑牢应急防护网。

品牌塑造:打造麦洲岛论坛、大学生心理健康绘画大赛等特色品牌,推出“潮玩心生活”开放日等创新活动,线上线下累计吸引超90万人次参与,让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市民日常。

姜雯对东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高度评价,她期盼这些成果能转化为行业范本,为全国同类活动树立标杆,为基层精神卫生服务注入新的活力与专业水准。

毛东波强调,守护职工心理健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他希望以此次竞赛为契机,真正实现“以赛赋能、共同提升”的目标,鼓舞大家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专业的素养,共同筑牢东莞职工心理健康的“铜墙铁壁”,为建设健康东莞、幸福东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当天,姜雯走进麦洲岛,以《向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转型》为主题,为医护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她指出,我国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工作坚持"立足医、扩大防、构建网"理念,正从以治疗精神疾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心理健康为中心转变,她希望市七院紧扣精神卫生服务年要求,打造党建品牌,深化疗愈创新,筑牢热线阵地,以完善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与康复服务体系为己任,保持与国心中心的联系,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第七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表示,作为东莞唯一的市属精神专科医院,医院将聚焦“心”阵地,持续织密覆盖全域的心理服务网络,用实际行动诠释:守护职工心灵家园,就是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就是筑就城市美好未来。

文字:记者 刘召 图片:医院供图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