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开幕在即,
江门发出了一份特别邀约——
“赛事之余,欢迎走进江门,免费观赏广东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畅游赤坎华侨古镇,深度品读独具魅力的岭南文化与华侨精神。”
这份专属邀请,
面向全运健儿、领队、
教练、裁判及赛事注册记者,
让赛场之外多了一场文化盛宴。
一石激起千层浪。两大景区同步加码福利:持有赛事门票的观众在赛事期间,凭票根及个人身份证享受赤坎华侨古镇原票价8.5折优惠,碉楼景区门票7折优惠。这项惠民、刺激文旅消费的举措,主动为大家出行的荷包减负,赢得网友点赞和自发“种草”。
江门为何要发出免费邀约?
首先,这是一份江门对全运健儿拼搏精神的尊崇与致敬,致敬他们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与拼搏坚守,以免费畅游的最高礼遇,向这份体育精神致敬。江门更以全运健儿为榜样,鼓励全民健身、热爱运动,倡导文明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体育之美、文化之美、生态之美在侨乡大地相融共生。

再往深了想,江门此番举措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后作出的战略抉择。
它是江门践行“承办大赛事,出彩一座城”的创新路径——
“承办大赛事,出彩一座城”,对江门来说从不是口号。全运会是国家级盛会,更是江门向全国亮相的窗口。江门没有局限于“办赛事”,而是把最核心的文化资源变成赛事配套。
赛场内,专业场馆、优质服务,彰显硬核实力;赛场外,免费世遗、文旅福利,传递人文温度。“体育+文化”的融合,让全运会影响力跳出赛场,渗进城市街巷。

试想一下,当整座城市最精华的文化地标成了赛事“分会场”,赛事之余,在碉楼砖石里读华侨奋斗史,在古镇街巷中品岭南烟火气。这种沉浸式体验,让赛事记忆与城市魅力深度绑定,既让城市更出彩,更为精神增添共鸣。
它是江门冲刺四季度、谋划“十五五”的巧思布局——
眼下正是冲刺四季度、决胜“十四五”的关键期,也是谋划“十五五”的窗口期。江门市委宣传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这纸“世遗之约”看着是文旅惠民,实则是撬动消费、拉动经济的精准招。

一边加力抓工业促投资,一边紧盯文旅消费潜力。江门用免费门票当“小切口”,打开文旅消费“大市场”。运动员、教练、记者这些核心群体,不只是赛事参与者,更是有影响力的“消费带头人”“口碑传播者”。他们的真实分享,能让侨都文旅吸引力跨出地域,拉来更多游客。
景区对普通观众的折扣福利,放大了消费带动效应。观赛热情变成文旅消费力,带动餐饮、住宿、购物一起火。这为四季度经济增长添了重要一砖。
更重要的是,这背后藏着“十五五”的长远考量。“十五五”要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是重要方向。江门借全运会提前布局,把开平碉楼这个世界文化遗产IP做优做强,为将来打造大湾区文旅标杆打基础。同时,借赛事积累的营销经验、完善的文旅服务,都会变成“十五五”的宝贵财富,帮江门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先机,实现从“流量”到“留量”、从“门票经济”到“综合消费经济”的转变。
它是江门提升城市形象、擦亮侨都名片的有力抓手——
放眼全国,不少景区古镇充斥着雷同小吃、相似纪念品与乏善可陈的表演。而真正能拨动人心弦的,是那些独具匠心、有血有肉、饱含温度的文化内核。

江门是大湾区唯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华侨文化、岭南文化是它最独特的标识。这次“世遗之约”,正是江门以文化为桥,向全国展示魅力的窗口。它向外界明明白白传递:大湾区不只有高楼都市的繁华,更有深厚绵长的文化根脉。
全运健儿走进碉楼古镇,本质是一场跨时空的精神对话。碉楼承载的“拼搏、开放、包容、创新”华侨精神,与运动员“挑战自我、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有着深层契合。两种精神深层契合,让城市形象不再是冰冷口号,而是可感知、可共情的情感符号。

当健儿与碉楼同框,当体育精神遇上华侨品格,江门“敢闯敢试、崇文重教、开放包容” 的城市品格,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免费的是一张门票,敞开的是无限机遇。从赛事赋能到经济发力,从文化铸魂到形象升级,江门这纸免费邀约,藏着侨都高质量发展的远见与担当。

如今全运圣火点亮,文旅热潮持续涌动。江门正以开放姿态、饱满热情,在高质量发展路上大步向前,写下侨都江门的新精彩。
来源: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