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看桥头⑥|石水口村:800年古村开启“二次创业”
东莞+ 2025-11-06 18:47:53

编者按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桥头镇始终锚定“三年见成效”的目标,立足村(社区)资源禀赋与群众需求,探索出一条“空间提质、文化赋能、民生暖心”的特色路径,让一个个村(社区)实现从“旧貌”到“新颜”的蝶变,从“民生痛点”到“幸福亮点”的跨越。现推出“‘百千万’看桥头”系列报道,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持续将“百千万工程”的政策红利,转化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巍然岭南,薪火传古韵;潮涌湾区,振兴启新程。东莞市桥头镇石水口村,自南宋绍兴年间立村至今,八百年风雨淬炼初心,八百年积淀厚植根基。如今,正以 “二次创业” 的昂扬姿态,在 “百千万工程” 的时代东风中,从区位优势中挖潜力,从产业升级中强动能,从环境整治中提品质,从党建引领中聚合力,稳稳屹立于高质量发展潮头。

兴产业强动能

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实现从“乡村”到“城市”精彩蝶变的坚实支撑。石水口村深谙此道,以“产业兴村、工业强村”为路径,持续激发内生动力。

2024至2026年,石水口村计划总投资2.29亿元,系统布局19个“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涵盖禾石路口现代化工业园区建设以及东深路沿线约350亩“工改工”改造,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集群化迈进。

聚焦“工改工”,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一方面,加快推进晨曦智能家居用品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6亿元,年税收约2600万元;另一方面,推动东深路沿线约10万平方米地块实施“工改工”改造,进一步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

建设现代化园区,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地。 禾石路口现代化工业园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3万平方米,拟建3栋高标准厂房及配套宿舍楼,致力于引进科技型、高效益的优质企业,塑造产业新地标。

推进旧物业升级,释放产业空间潜力。 石水口村还计划投入450万元,对桥头财盛批发部进行整体改造,通过空间优化与功能提升,为高质量发展腾挪新资源、拓展新空间。

优环境提颜值

在产业动能澎湃注入的同时,石水口村同样深知,宜居的环境是留住人才、提升幸福感的坚实基底。石水口村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从“一处美”到“全域美”的系统重塑。

绘就绿美乡村新图景。 以“六个一”工程为抓手,石水口村系统推进村口景观、公共绿地、办公区域、商铺街道、巷道空间与荷塘水系的全要素提升。2024年7月,村内7处荷塘统一种植荷花,“水满荷美”的乡村景致得以重现。

推进“三线”全域整治。 投入176.58万元,重点对北斗路、西门巷等路段实施弱电线路下地工程,规整线缆、规范箱体,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筑牢安全整洁的乡村空间基底。

强化农房风貌管控。 通过专业设计、图集引导、全程监管,石水口村稳步推进农房外立面改造,确保新建与存量农房风格协调、整体和谐,塑造统一有序的乡村意象。

优治理提品质

有了“颜值”的显著提升,如何通过精细治理将美好环境转化为持久的品质生活,成为石水口村下一步的重点。为此,石水口村从群众关心的“停车难”“环境乱”等问题入手,推动治理效能与文明素养双提升。

优化停车管理体系。 通过完善交通标识、新增193个停车位、建设生态停车场、实施常态化巡查等举措,有效缓解停车矛盾,提升交通治理效能。

深化环境综合整治。 从规范垃圾分类、治理“六乱”现象,到推进主干道品质提升、建设“四小园”和口袋公园,石水口村系统推进洁化、绿化、美化工程,让乡村更洁净、更有序、更宜居。

倡导美丽庭院家风。 通过选树示范户、组建导师团、开展家风法治宣传、建设儿童友好空间等,弘扬文明新风,营造出家家参与、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强党建聚合力

环境与治理的持续优化,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福祉,尤其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引领来凝聚人心、汇聚合力。面对村内长者群体规模大、服务需求多元的现状,石水口村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推出“守护爱合伙人”行动计划,构建起全流程闭环为老服务体系。

建强专业服务队伍。 村党组织携手桥头医院,整合多方力量组建52人服务团队,开展筛查干预,为高风险长者定制“一人一策”方案,切实延缓认知衰退。

优化实体阵地功能。在党群服务中心专设认知障碍训练角,建立党员志愿者每日轮值制度,通过趣味活动与专业训练,在“家门口”为长者提供常态化认知锻炼。

创新温情服务机制。打造“邻家儿女”关爱模式,落实“每周一敲门、每月一陪伴、每季一排查”机制,让“老有所依”成为可触可感的幸福体验。

立足新起点,扬帆新征程。石水口村将坚定不移推进“百千万工程”,聚焦招商引资、品牌建设、乡贤聚力与群众参与,同步推进总投资逾678万元的道路升级、停车场建设等六大基建工程。

文字:袁健斌 图片:桥头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