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一家初创企业,转身成为服装行业的标杆,虎门这家服装企业有什么“成功密码”?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引领
位于虎门镇南栅社区的恒悦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悦服饰”)成立于1998年,历经27年发展,已从一家初创企业成长为集研发、设计、生产、外销于一体的专业化外贸服装企业,产品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能高达800万件,是虎门服装外贸出口的核心力量。
然而,市场变化让企业意识到传统模式的局限。“近年来,客户的订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过去的大单完全转变为‘小单快反’模式。”公司总经理岑定基介绍,“这对我们传统的生产方式提出了巨大挑战。过往部门间数据孤立,生产进度不透明,难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面对挑战,恒悦服饰于2021年启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数字化转型,通过“软件系统+硬件设备”双轮驱动策略,系统性推进智能制造升级。
软件与硬件的深度融合
在软件层面,企业引进服装快反智造KMES系统,覆盖从财务、研发、设计、打版、接单、到裁剪、生产、后整、出货等9大核心模块。“我们把公司的每一个环节都搬上系统,让数据说话。”岑定基表示,这一举措彻底打通了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数据驱动管理。

在硬件方面,公司投入引进了衣拿智能吊挂系统、拓卡奔马自动裁床、奔马自动铺布机和奔马自动裁版机。“我们选用这些智能设备,目的就是打通数字化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岑定基强调,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的深度融合,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订单的实时变化,快速调整生产计划,真正实现了小批量、多批次的柔性化生产。
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这场变革为恒悦服饰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成效。数据显示,在生产效率方面,企业生产计划排程效率提升了50%,生产线平衡率提升15%,整体生产效率提升约12%。在管理透明度方面,订单进度实现实时追踪,问题响应速度提升了60%。在成本控制方面,物料损耗率降低了3%,工时统计准确率达到99%。
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直接体现在订单交付的效率和质量上,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也为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了更多订单。

政策加持,共建产业新生态
恒悦服饰的转型之路,离不开政府支持。公司积极响应虎门镇政府出台的《虎门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已通过中小型企业数改评审,下一步正准备申请智能工厂项目。
“政府的许多政策都为传统服装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这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商业模式的重构,是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由之路。”岑定基还表示,诸如“虎门富民商场”平台和“大湾区国际时尚谷”等产业载体建设,正共同构建一个利于数字化转型的产业生态。
期待“三会”,借力国际舞台
谈及即将到来的2025世界服装大会、虎门服交会和大湾区(虎门)时装周,岑定基充满期待。“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大会,能够接触到世界各地更优质的品牌采购商,为我们虎门注入新的能量。”

同时,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恒悦服饰也渴望在大会上汲取更多养分。“我希望参加更多关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会议,得到更多新的启发,找到更好的发展平台。”岑定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