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每周半天校外活动的通知》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日前,桥头镇第五小学以“追寻红色印记,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沉浸式校外特色实践活动,让红色教育走出课堂、扎根心灵。
活动伊始,全体学生集中观看了经典红色影片《地道战》。银幕上,冀中平原抗日军民凭借智慧与勇气,以地道为依托奋勇抗击日寇的场景,深深吸引了在场每一位同学。观影过程中,同学们时而为军民联防的巧妙战术惊叹不已,时而为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热血沸腾。这场光影盛宴不仅让学生直观感受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更深刻理解了“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将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悄然植入心间,成为一堂生动鲜活的思政教育课。

实地寻踪,红色遗址触摸历史
为让红色教育更具感染力与穿透力,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赴桥头镇本土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地探访。在屋厦国防教育基地,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参观国防教育展厅,通过实物模型、珍贵图片、文字史料等载体,系统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历程与现代军事科技成就。从古代军事防御装备到现代信息化武器,从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卓绝到新时代国防的强大实力,一幅幅画面、一件件展品让抽象的国防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国防安全意识与责任担当。

随后,师生们怀着崇敬之心,先后前往铁东大队部遗址与云和莫公祠。作为桥头镇重要的红色文化地标,这两处遗址见证了东江纵队等革命武装力量在敌后战场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在遗址现场,道法科组老师结合史料,生动讲述了铁东大队抗击侵略、保卫家乡的英雄事迹。同学们驻足聆听、凝神思索,触摸着承载历史记忆的建筑遗迹,仿佛穿越到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真切感受着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的斗争意志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知行合一,红色种子生根发芽
此次“每周半天”校外特色活动,创新采用“影视教学+实地研学”的模式,将静态的书本知识与动态的社会实践有机融合,让红色历史从文字中“走出来”,在学生心中“活起来”。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通过沉浸式体验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为孩子们筑牢了信仰之基、补足了精神之钙。

桥头镇第五小学校长潘玉珍表示,学校将持续以“每周半天校外活动”为契机,深挖本土红色资源,创新德育实践形式,不断引导学生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努力成长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家国情怀和强烈时代责任感的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