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暨第二十届群星奖颁奖活动在重庆群星剧院举行。第二十届群星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东莞市文化馆与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组织创作的小品《热点》经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报送,从全国各地选送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喜获“群星奖”。
作为中国群众文艺领域的最高政府奖,本届群星奖共有1996个演出单位的5039个作品(团队)、29.5万名群众文艺工作者参评,经过初选、复评及终评,最终从全国报送的数千部作品中评选出60个获奖作品(团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群众合唱各10个。
闪耀全国,勇夺“群星奖”
原创小品《热点》是根据东莞东部中心医院真实事件改编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故事以网约车司机莫师傅为核心人物,讲述他在一次偶然出车过程中,面对乘客怀抱病重的孩子向其呼救,毅然选择伸出援手,却在事后经历吊销驾照和社会质疑。作品深刻展现了人性中最纯粹、最温暖的一面,凸显了善良的力量。当司机因善举意外走红却遭网络舆论反转时,真相的揭露再次证明了善良不会被埋没,正义终将胜利。
小品《热点》用艺术形式呼吁网络正能量,在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的舞台上获得评委一致肯定,最终荣获“群星奖”。
荣誉背后,离不开主创团队和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团队多年来的艺术积累和艰苦付出。该剧由知名剧作家秦川担任编剧、导演,演员汇聚了莫双恩、李新、段晓琪、刘艳、田金刚、郭全莉、萧婉莹7位东莞群文骨干,其中4人是来自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的文艺队伍。
“看到这部作品能够代表东莞、代表广东登上群星奖的领奖台,我们非常激动,感觉一切的辛苦付出都值得了。”小品《热点》演员莫双恩激动地说,从市赛到省赛再到冲击群星奖,他们不断排练,力求呈现最好的舞台效果。
“这部作品能够取得成功,得益于敏锐的时代洞察力。我们不断打磨完善剧本,最终拿出的作品既保持真实生活的鲜活感,又具备专业的戏剧结构和艺术高度。”秦川表示,小品《热点》在本届群星奖的角逐中,从剧本(曲谱)的细节、演员的表演(演唱)状态、舞台呈现效果等各个方面都精益求精,最终在终评舞台上呈现出最佳艺术效果,如愿荣获“群星奖”。
深耕基层,探索群文发展新路
作为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群众文化艺术领域最权威的奖项,“群星奖”代表着全国群众文艺创作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最高水平。小品《热点》是大岭山镇继歌曲《梦·乡情》荣获第十五届“群星奖”后,再度斩获“群星奖”,从小镇舞台迈向全国最高群文舞台,这份成绩绝非偶然。
近年来,大岭山镇群众文艺事业蓬勃发展,佳绩不断:除两度摘得“群星奖”外,该镇原创广播剧三度荣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在广东省“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中,更实现了合唱、独唱、组合金奖“大满贯”。“岭山红”文艺队伍更是全国唯一登上“网聚职工正能量”国家级舞台的乡镇级团体。累累硕果,见证着这片文化沃土的深厚积淀。
秦川表示,大岭山通过“发掘——培育——创作——展示”全链条机制,打造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基层文化队伍。大岭山给群众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很大的舞台,许多原本学声乐的人才,通过系统培训成功跨界,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像这次为了排演《热点》,演员们提前一年接受专业表演训练,从零基础到专业水准,实现了质的飞跃。
11月4日下午,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杨继春代表小品《热点》的出品单位,站上第二十届群星奖颁奖活动领奖台。关于大岭山镇的群众文化,他深有感触:“我们始终秉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宗旨,既‘下得厨房’深入基层,又‘上得厅堂’参加国赛。”通过组织广场舞、粤剧曲艺、公益培训等活动,该镇真正将文化下沉到基层,让群众艺术水平持续提升。
如今,大岭山镇已形成文艺人才“自产自销”的良性循环。无论是朗诵晚会、歌舞晚会还是戏剧小品活动,演员全部来自本镇队伍。这支扎根民间的文艺力量,既能策划组织活动,又能登台演出,成为促进文艺在基层落地生根的中坚力量。
此次再获“群星奖”,不仅是对大岭山镇文艺人才培养模式的充分肯定,更为乡镇级群众文化工作探索出一条可借鉴的新路径,展现了基层文化建设的无限活力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