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名家云集,诗意流淌!银瓶山下的这场森林诗会不止有诗,还有……
东莞+ 2025-11-03 19:50:03

11月1日下午,2025东莞银瓶森林诗会暨“银瓶杯”诗歌创作大赛颁奖仪式在银瓶山森林公园谢岗景区悦林谷举行。此处曾是2023年中国(东莞)森林诗歌节开幕式举办地,中国诗歌学会正式授予谢岗“中国诗歌创作基地”牌匾,让银瓶山成为名副其实的“诗意地标”。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著名诗人王久辛,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刘友宾,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安琪、罗鹿鸣,中国诗歌学会理事陈群洲,安徽《诗歌月刊》主编何冰凌,《扬子江诗刊》编辑麦豆,来自广东的诗人世宾、卢卫平、张慧谋、戚华海、冯娜、罗子健、游文君,以及东莞诗人方舟、林汉筠、黎启天、蒋志武、徐汉洲、林少英、杨晓婷等,与200多名诗歌爱好者、市民、游客共沐诗意时光。

颁奖仪式上,领导嘉宾为“银瓶杯”诗歌创作大赛的25名获奖代表颁奖,以此激励更多人执笔抒怀,以诗歌讲好谢岗故事,并共同为“2025东莞银瓶森林诗会”按下启动键,标志着森林与诗歌的正式牵手——从这一刻起,银瓶山的草木将成为诗的注脚,诗人的笔墨将为青山续写新篇。

诗韵流转,多元演绎绽放人文光彩

启动仪式后,诗会演出精彩上演,“银瓶诗韵”“名家诗篇”“童诗东莞”三大篇章依次展开,广东省朗诵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召江、民谣歌手卜军和东莞以及谢岗的艺术家们通过朗诵、民谣、演唱、歌伴舞等多种形式,生动演绎本次大赛的获奖作品以及著名诗人叶延滨、杨克、王久辛、安琪、冯娜在谢岗留下的佳作,带领现场观众领略谢岗的人文底蕴。观众用心品味优秀作品的才情哲思,感受名家诗篇的深邃壮美,陶醉其中。

“我长期居住在谢岗,谢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深深地烙印在我心里面,它们给予我源源不断的灵感。”谢岗诗人、2025年“银瓶杯”诗歌创作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杨晓婷说,很荣幸获得一等奖,这离不开谢岗这片热土对她的滋养。她将以此为契机,更加努力学习,提升写作水平,为谢岗文化传播多做贡献。

谢岗镇极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同步亮相现场。银瓶山传说展板前有专人讲述古老民俗,荔枝柴烧鹅的香气漫过林间,还设有黎村松糕、银瓶大包、苏木红团、南面村荔枝干等美食摊位。

诗歌市集摊位同步开放,集中展示了东莞诗人最新出版的诗集和作品集,不少嘉宾驻足摊前,交流创作感悟。

“诗歌是精神,集市是经济,二者相互渗透,让不可能变成可能,精神进入各个领域,时代才会蓬勃发展。”王久辛对这场诗歌与集市、精神与经济的奇妙交融,给予高度肯定。

名家看谢岗,智能制造+生态诗歌对话

在1日上午举行的“著名诗人看谢岗”采风行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和广东各市的诗人、学者、编辑等深入谢岗产业一线与生态腹地,以诗为媒,见证这片土地上生态与工业文明的交响。

大家先后走进东莞富美康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弗迪动力有限公司产业车间,近距离观摩智能化生产线,在机械臂挥舞的韵律与数据流奔腾的节奏中,触摸这座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体悟新时代工业文明的澎湃足音。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感受到谢岗在全自动化私营企业领域已走在时代前列。”王久辛对所见所闻深感震撼。

采风行活动不仅是对谢岗生态文明的颂赞与思考,更旨在以诗歌为棱镜,折射谢岗在先进制造、绿色发展与诗意栖居上的多维成就。通过诗人的生花妙笔,谢岗的产业活力、山水画卷与发展潜力将凝结为诗行,让银瓶山下的创新故事与生态之美传得更远,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增添一抹灵动而厚重的诗性光芒。

2日上午,与会诗人、学者和东莞谢岗的本土诗人,还举行了生态诗歌圆桌对话会,王久辛、刘友宾进行了主旨演讲,与会诗人嘉宾围绕生态诗歌的时代性、主体性、交融性进行了深度的思想碰撞和对话交流。王久辛、张慧谋、卢卫平、华海等诗人还即兴挥毫,为山水谢岗留下了珍贵的墨宝。

本次活动由东莞市文化馆指导,谢岗镇人民政府主办,谢岗镇文化服务中心、谢岗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诗歌创作基地(谢岗)承办,是推动生态写作与城市建设融合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谢岗镇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成功创建省园林城镇、省森林城镇,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为诗歌创作提供了鲜活素材。同时,用心擦亮“山水银瓶”文化IP,依托中国诗歌创作基地、银瓶画院美术创作基地等平台,广泛开展采风创作、诗歌大赛、主题展览等系列活动,让更多人通过诗人与艺术家的笔触,看见谢岗的绿水青山、人文底蕴和发展活力。

接下来,谢岗镇还将以中国诗歌创作基地为依托,积极探索诗歌与旅游、产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举办更多优质文化活动,让诗意成为城镇发展的鲜明底色,助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文字:赵水平 图片:东莞市文化馆 编辑:郭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