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11月4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东莞赛区篮球赛事即将火热开赛!作为“篮球城市”“举重之乡”的东莞,早已蓄势待发——从城市面貌到场馆设施,从赛事组织到志愿服务,整座城市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周到细致的准备,迎接八方来客的到来。

看,城市披上“新装”,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笑脸相迎,洋溢着东道主的热情与活力;场馆焕新升级,以一流硬件设施和专业赛事组织,搭建起承载拼搏与梦想的舞台;志愿者全面集结,训练有素、服务暖心,全力展现东莞文明与温度的城市名片;莞企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十五运吉祥物等周边产品,积极满足市场需求。
从高颜值的氛围营造,到高标准的场馆保障,再到高素质的队伍服务,东莞正以奋进之姿、实干之态,将“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从愿景变为现实,向全国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十五运会,我们准备好了!”
漫步东莞街头,处处洋溢着全运气息。憨态可掬的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成为城市新宠,创意十足的宣传海报点缀大街小巷。在东莞市体育中心、东莞篮球中心、市中心广场等地,以十五运会吉祥物为主题的大型气模、打卡装置,引得市民驻足留影……

随着十五运会脚步临近,东莞正通过“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化氛围营造,推动全城视觉焕新。无论是中心城区的主干道、繁忙的地铁站,还是公共建筑、休闲空间、购物商圈,“喜迎十五运会”的视觉元素随处可见。活泼可爱的“喜洋洋”“乐融融”笑脸相迎,将全运气息深深融入城市肌理,实现“抬头可见、驻足可观、处处可感”的宣传效果——整座城市的氛围感,已然拉满。

城市面貌是迎接体育盛会的“第一张名片”。今年以来,东莞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城市侧服务全运盛会“七大行动”以及开展“全域文明迎全运”百日攻坚行动,涵盖城市风貌、交通畅顺、宣传推广、服务提质、文旅赋能等七大领域,系统性提升城市综合环境和城市氛围。
在城市风貌提升行动中,东莞对赛事核心区578栋楼宇外立面实施集中整治,持续优化绿化景观。今年以来已完成100多个口袋公园的建设,在市区主干道换种时令花卉,构建层次丰富的生态景观,全面提升城市“颜值”。此外,全市严格执行分级分类作业标准,全面推行“扫冲一体+巡回保洁”模式,每周开展一次全覆盖“大清洁”。
交通保障方面,制定了“1+5”交通保障方案,针对3个比赛场馆分别形成“一馆一策”机制,划定38条赛事保障线路,全面强化道路维护保障。为方便观赛群众出行,东莞特别推出惠民政策,持有效赛事证件人员及当日门票持有者,可免费乘坐市内所有公交及轨道交通。同时,赛事期间将新增5条免费公交接驳专线,实现场馆与城市交通网络的衔接,让市民和游客享受便捷的观赛出行体验。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以十五运为契机,精心策划系列文旅体赛事活动,彰显运动氛围与潮流活力。如承办国际篮联团结杯、国际篮联亚洲女子篮球联赛等高水平赛事并进行场馆测试,举办东莞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奔跑吧・少年”体育嘉年华,开展系列群众性体育活动及“跟着十五运打卡东莞”等文旅项目,持续营造热烈氛围。
如今的东莞,正以更靓丽的城市颜值、更顺畅的交通网络、更浓郁的赛会氛围,生动诠释着“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理念。当全运盛会的大幕即将拉开,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已经准备好以最佳姿态,迎接属于她的高光时刻。
走进市体育中心体育馆,焕然一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座曾承办第九届全运会男篮决赛、见证广东宏远男篮多次问鼎CBA总冠军的场馆,刚刚完成了一场由表及里的精细化改造。
馆内灯光系统全面升级,照度均匀明亮;木质地板全新铺装,奶白色的漆面取代了原先的黄色调,更显专业质感。观众席配色焕然一新,以象征激情与热血的红色为主基调,以火焰黄座椅点缀,整体视觉效果更加醒目震撼。

“现在馆内灯光特别亮,球员的每个技术动作都看得清清楚楚”“座位舒适度提升了很多,现场观赛体验更好了”“光线条件改善后,拍摄效果明显提升”……自完成改造以来,该场馆已顺利通过2025年国际篮联团结杯、国际篮联亚洲女子篮球联赛等国际赛事的检验,获得了技术官员、运动员、球迷和媒体的一致好评。

同样将承办十五运会篮球(男子成年组)赛事的东莞篮球中心,也完成了全面升级。作为CBA“十一冠王”广东宏远男篮的主场,这里曾成功举办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东莞赛区比赛,具备国际一流的硬件基础。本次改造在保持场馆原有特色的前提下,对建筑结构、屋面防水、比赛地板等关键环节进行了重点提升,同时全面优化了消防、音响、电气等系统功能以及信息化建设。
最引人注目的是场馆中央新安装的四面斗形显示屏。这块宽5米、高8米的巨型屏幕采用最新显示技术,画面清晰逼真,将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赛体验。此外,球架、地板、记录台和球员通道等都融入了十五运会主题元素,让十五运氛围贯穿场馆每个角落。

将承办十五运会举重比赛的石龙中学体育馆,同样已经做好准备。此前,这里已经成功举办了2024全国举重冠军赛暨十五运会举重比赛资格赛,近期也举行了相应的测试赛,全面检测场馆功能布局、赛事编排组织、后勤服务保障、设施设备运行等能力,为赛事顺利举办积累经验。
除三个比赛场馆完成升级外,相应的训练场馆也已同步“焕新”,以最佳状态迎接盛会到来。这些经过精心打磨的场馆,不仅将成为运动员挥洒汗水、追逐梦想的舞台,也将为现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赛体验。
“我们准备好了!”10月26日,东莞赛区志愿者誓师出征仪式举行。来自东莞赛区6所高校和7个重点镇街的350名志愿者代表齐聚一堂,他们庄严宣誓,郑重接过象征责任与使命的旗帜,标志着赛会和城市志愿服务实战运作正式启动。他们将以最专业的服务、最真诚的微笑,为赛会的成功举办筑起坚实后盾,向全国展现东莞的青春活力、暖心温度与独特魅力。
10月31日,东莞赛区首批13个城市志愿服务站、12个文明交通岗正式启用,280名城市志愿者以饱满热情投入服务,标志着东莞赛区城市志愿服务工作全面拉开帷幕。10月31日至12月17日赛事集中筹办期间,东莞将依托重点区域志愿服务网络,为市民游客提供高效精准、专业暖心的志愿服务。

据悉,本次城市志愿服务由市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统筹组织,重点布局莞城、东城、南城、寮步、虎门、石龙、茶山7个镇街的3个赛会场馆、31个志愿服务站及城市交通枢纽、文化景点等关键点位,志愿者将聚焦信息咨询、交通指引、文明宣传、文旅导览、爱心助残等核心服务,预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投入服务超过6000人次,充分展现东莞“志愿之城”的温度与风采。
为确保志愿服务质量,市执委会大志部及各重点镇街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开展多场次、分层次的城市志愿者岗前培训。10月25日,市执委会大志部举办志愿者骨干培训,近100名骨干系统学习赛事概况、志愿服务站运营等核心内容,显著提升人员调度与团队管理能力。东城、南城、寮步、石龙、虎门等镇街同步开展培训誓师活动,进一步凝聚服务共识,营造出全民“迎接全运、参与全运、共享全运”的浓厚氛围。
赛会志愿者方面,东莞赛区1506名赛会志愿者准备就绪。其中,231名“小海豚”志愿者圆满完成三人制聋人篮球赛,1275名“小海豚”也顺利完成了有关测试赛的志愿服务,为此次出征正式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团市委对东莞赛区三个比赛场馆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走访,全面掌握了场馆布置与志愿者岗位分布情况。同时,还加强了对高校赛会志愿者的管理调度,组建了75人的应急机动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此外,各用人单位还积极开展了专业培训、场馆培训和岗位实践三类培训,特别是将通用手语、助残通识、医疗辅助等内容纳入培训体系,着力提升志愿者的扶残助残专业服务能力。
从城市街头到比赛场馆,从文明引导到专业助残,东莞志愿者正以最饱满的姿态,准备在全运舞台绽放“志愿之城”的独特魅力,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线。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东莞石排镇文博工艺品打造的冰墩墩手办摆件创下销售额破亿元的亮眼成绩,成为“一墩难求”现象的重要推手;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哈一代玩具巧妙捕捉“江南忆”组合吉祥物的憨萌特质,迅速将其转化为系列毛绒产品,从设计打样到批量交付高效推进;而自1994年起,玮光礼品已连续九届获得FIFA(国际足联)授权,其生产的“大力神杯”纪念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东莞潮玩与大型赛事的缘分仍在延续——十五运会,广东哈一代、东莞市文博工艺品有限公司、东莞康达玩具礼品有限公司等莞企获特许生产商资格,为赛事IP的传播注入新活力。

“我是粉海豚‘乐融融’,头顶象征粤港澳三地的小水花,尾巴藏着同心密码……”随着十五运会开幕临近,东莞茶山镇康达玩具的车间里,搭载AI语音机芯的吉祥物正忙着“自我介绍”。这对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设计的“喜洋洋”和“乐融融”,与北京冬奥会的冰墩墩、成都大运会的蓉宝、巴黎奥运会的众多“莞产”装备一样,共同闪耀着“东莞制造”的金字招牌。
在寮步镇的哈一代玩具生产车间,数百名工人正紧锣密鼓地赶制十五运吉祥物。缝纫机的哒哒声与绣花针的穿梭交织成一首忙碌的交响曲,工人们动作娴熟,井然有序。作为服务过27项顶级赛事的“行业老兵”,哈一代从衍生设计到生产销售全程参与,并坚持采用可循环再生棉填充和环保面料缝制,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每一件产品。

茶山镇康达玩具推出的25款创意衍生品中,篮球主题款呼应东莞“运动之城”的基因,发光水花款暗含粤港澳大湾区同心共融的深意,而AI语音交互功能更让吉祥物化身为“故事讲述者”。石排镇文博工艺品则实现了赛事文创的新突破,将传统醒狮非遗元素融入硅胶挂件,打造出仅3.5厘米高的“萌粒盲盒”,使全运会首次拥有潮玩品类的特许商品。
据了解,随着十五运会临近,市场对吉祥物特许商品的需求持续升温,多款产品已出现脱销,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喜人态势。目前,东莞相关企业正开足马力,全力保障生产供应,确保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