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4天的2025第二十五届中国(长安)机械五金模具展览会(以下简称“长展会”)于10月26日下午圆满落下帷幕,展会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推广产品和品牌,进一步推动长安机械五金模具产业升级发展。
行业展会是产业发展的晴雨表。长展会25年的办展历程,恰是五金模具产业升级的累加演进史,见证了长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轨迹与方向。本届展会内容涵盖机床设备、精密模具、五金机电、专精特新等,全方位展示行业新应用形态,充分展现“前沿专业智造”特色,这与早年展会上传统五金模具唱主角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参展内容、结构的变迁,直观反映了机械五金模具产业从低端制造向高端智造的转变。很多企业,不再满足于在价值链低端赚取微薄的利润,而是努力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在生产制造之外,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和价值创造。这种转变不是偶然,而是市场竞争倒逼与企业自主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会促进技术交流,催生创新动能。依托行业展会平台,行业发展风向、最新技术、创新产品等得以汇聚,上下游企业、相关领域专家围绕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等议题进行交流,新技术、新理念在此碰撞出火花。这种技术创新、知识外溢效应,往往比直接的交易成果更为珍贵。参展企业切身感受先进企业的技术突破,中小企业学习行业龙头的创新实践,展会的价值已超越简单的产品展示,成为行业创新扩散的加速器。五金模具行业近年来的技术进步,其中一个推动因素就是行业展会开放交流的催化作用。
以展会为镜,可观产业升级面临的挑战。与顶尖五金模具企业相比,很多企业在核心技术积累、品牌价值构建等方面仍有差距。同时,如何从“单打冠军”走向“团体冠军”,形成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也是五金模具产业需要破解的课题。此外,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产业升级也在加速中,这已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提升产业效能的重要工具。行业的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仅提升企业个体竞争力,更通过产业链协同,带动整个产业集群向高效、柔性、智能方向发展。
立足新发展阶段,长展会未来的价值提升,在于更好发挥产业引领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展区设置、举办专业论坛等方式,引导企业向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方向转型;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展会平台,构建更加开放的创新网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4天的展会已经落幕,但产业升级之路仍在延续。25年,1/4世纪,一个行业展会,正在努力穿越周期,这实在是难能可贵。长展会的发展历程证明,只有将展会经济的短期效应与产业培育的长期战略相结合,才能让行业盛会成为产业升级的持久动力。期待长安机械五金模具产业以此为契机,在创新与开放的驱动下,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