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精气神 | 石排镇这些适老化改造很暖心!
东江石排 2025-10-31 17:26:30

岁岁重阳,情暖人心。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个寓意 “久久长寿” 的传统佳节,也是我国法定的 “老年节”。

今年重阳节前后,石排镇不少特殊困难老人的家悄悄变了样 —— 老化的电线换成了新的,蹲厕改成了方便起身的座厕,昏暗的走廊装上了感应灯…… 这些变化,都来自镇里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当问到老人们满不满意,大家都笑着说 “太满意了”!而这些满意的背后,藏着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案例一:83 岁李爷爷的瓦房,终于不再 “怕下雨”

83岁的李爷爷一个人住在老旧瓦房里,以前每到雨天,他就犯愁——阳台没有遮雨棚,雨水顺着墙流进厕所和浴室,地面滑得不敢走;家里光线暗,蹲厕只用油布围着,没有扶手,每次上厕所都得小心翼翼。

“双百” 社工上门时,一眼就看出了这些隐患,赶紧跟李爷爷和他家人讲了 “民生大莞家” 的改造政策。征得同意后,施工队很快就来了:旧厕所拆了重建,蹲厕换成座厕,还装了铁门和扶手;热水器调高了位置,加了冲凉板,洗澡不用再弯腰;走廊、厨房、阳台都装了感应灯,晚上起夜一走到跟前就亮;阳台还搭了遮雨铁棚,下雨再也不怕湿滑了。

改造完那天,李爷爷摸着新扶手,看着亮堂堂的屋子,拉着社工的手说:“现在家里又亮又安全,再也不怕下雨摔跤了,谢谢你们想着我!”

 

图片

 

 

案例二:82 岁李婆婆的 “高台阶厕所”,终于方便了

82岁的李婆婆是重度失能老人,几年前做了大腿关节置换手术,现在走路得慢慢挪。更让她犯难的是家里的厕所——蹲厕离地面有60 厘米高,没有任何能扶的东西,以前好几次上台阶时差点摔倒,每次上厕所都像 “闯难关”。社工还发现,李婆婆家电线都露在外面,光线又暗,既怕漏电又怕摔跤。

社工跟李婆婆和家属商量好改造方案后,施工队先把厕所的高台阶铲平,装了适合老人的座厕,两边还加了扶手;全屋的旧电线都换了新的,又添了几盏灯,脱落的墙面也重新刷了。

看着焕然一新的家,李婆婆激动得抹了抹眼睛:“以前上厕所总担心摔,现在有扶手了,屋里也亮堂了,我住着也安心,太谢谢你们了!”

 

图片

 

 

 

案例三:85 岁黄婆婆的 “如厕挑战”,终于解决了

85岁的黄婆婆肢体二级残疾,背越来越驼,平时走路得扶着墙。对她来说,最麻烦的就是如厕——卧室和厕所不连着,每次去都要慢慢挪,生怕摔了;家里的热水器早就坏了,晒衣服还得爬楼梯,这些小事都成了 “难题”。

社工知道后,跟黄婆婆和家属沟通好,很快就安排了改造:厕所、过道、厨房都装了安全扶手,洗澡时能扶着;坏了的热水器换成新的,还放了坐便椅,加了感应灯;一楼特意装了伸缩晾衣架,晒衣服不用再爬楼梯。改造完后,社工还手把手教黄婆婆怎么用新设备,反复叮嘱注意安全。

黄婆婆试着扶着扶手走了走,笑着说:“现在上厕所、晒衣服都方便多了,这些改造太贴心了,住着也安全!”

 

图片

 

延伸阅读

据统计,依托 “民生大莞家” 项目,石排镇公共服务办和 “双百” 社工主动上门找需求,一户一策定方案,2025年至今,已经帮18户特殊困难老人完成了居家改造。在改造中,团队重点解决老人最关心的安全、便利、舒适问题:3户家庭换了老化电线,5户改了座厕或加了洗澡坐板,7户换了老旧热水器,3户装了燃气报警器;还装了53 处助行扶手、10处智能照明,换了3处旧灯管,7户家庭刷了墙、铺了防滑瓷砖。每一项改造,都瞄准老人的实际需求,让老人住得更安心。

 

图片

 

在这个专属于老人的节日里,除了登高赏菊、送上祝福,让老人们在家中住得安全、舒心,更是对他们最实在的关怀。这个重阳节,这些改造后的家,成了老人们最温暖的 “礼物”。

 

接下来,石排镇还会继续做细做实这项工作,社工们会继续上门找需求,优化改造方案,让更多特殊困难老人的家变安全、变舒适,让大家都能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