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肚疼,他俩都被查出直肠癌!市人民医院微创治疗
东莞+ 2025-10-31 15:15:01

肠道如同人体的“清洁工”,每日处理大量食物残渣,这种繁忙而复杂的环境,也为结直肠癌提供了潜伏温床。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院区胃肠外科团队凭借精准诊疗方案,成功为两位复杂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微创根治手术,助力他们重拾健康。

81岁的张先生(化名),因“无明显诱因阵发性下腹痛,解大便时诱发,伴有少量鲜红色便血”入院。肠镜提示在直肠距肛门约8-10厘米、横结肠距肛门50厘米处分别见两个不规则肿物,占肠腔1/2至3/5,导致不完全性肠梗阻。

54岁的陈先生(化名),同样因腹痛不适就诊,呈阵发性胀痛,伴有肛门排气排便减少。肠镜显示其直肠距肛门10-12厘米、横结肠距肛门42厘米处分别见两个不规则肿物,肠管管腔狭窄。

当结直肠同时出现两个肿瘤,治疗难度与患者顾虑随之加倍。诊疗之初,普济院区胃肠外科牵头联合内镜中心、放射科、超声科、病理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展开深度会诊。团队围绕肿瘤位置、大小及患者身体状况反复研讨,精准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为后续治疗筑牢基础。

术前,团队运用纳米精准定位技术,清晰标记两枚肿瘤的边界与浸润范围,打破传统定位精度局限,让手术“靶点”一目了然,为术中精准切除提供关键支撑。

术中,团队采用微创技术实施根治性切除,由普济院区胃肠外科主任袁锡裕主刀。在高清视野下,精准分离病变组织,同步清除两枚肿瘤,不仅实现肿瘤完整切除,更降低了手术创伤,手术时间较传统方式大幅缩短,减少患者术中风险。

术后,专属快速康复护理团队全程跟进。通过科学镇痛、营养支持及早期活动指导,助力患者术后6小时即可下床活动,24小时内恢复进食,有效加速康复进程。

术后,两位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短时间内顺利出院。从多学科联合制定方案,到纳米定位、微创切除,再到术后快速康复,市人民医院普济院区胃肠外科以全流程精细化诊疗,为复杂结直肠肿瘤患者保驾护航,展现了团队在胃肠肿瘤诊疗领域的过硬技术与人文关怀。

结直肠癌(又称大肠癌)是我国消化道肿瘤的“头号杀手”之一,但是结直肠癌并不是无法预防的“洪水猛兽”,只要我们掌握相关知识,就能巧妙地避开这个“陷阱”。

知多D

一、如何识别结直肠癌的信号?

1.排便习惯突然改变:比如长期规律排便,突然出现持续便秘、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

2.大便性状异常:大便变细、变扁,或表面附着黏液、脓血,颜色发黑(排除饮食影响)。

3.腹部不适:经常腹胀、腹痛,疼痛多为隐痛或胀痛,位置不固定,有时会伴随腹部肿块。

4.全身症状: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乏力、贫血,即使没有刻意减肥,体重也在短期内明显减轻。

二、注意!这些人群建议定期做胃肠镜

1.年龄40岁及以上人群: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建议开始首次胃肠镜筛查。

2.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患过结直肠癌,本人筛查年龄需提前,且需增加频率。

3.有肠道疾病病史者:如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大肠腺瘤(息肉)等,肠道黏膜长期受损,癌变风险比普通人高。

4.有不良生活习惯者:长期吸烟、酗酒,饮食中高油高盐、少吃蔬菜水果,缺乏运动,长期久坐的人群,也需重视胃肠镜检查。

文字:李广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