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南城阳光中心小学 伍悦鑫《重走东纵路上的四重奏》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30 16:54:14

前言

我是革命者的后代,曾太外祖变卖家产支持抗日,太外祖奔赴朝鲜浴血上甘岭,妈妈大学时便光荣入党,这些家族往事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烙印。正值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妈妈带我走进东江纵队纪念馆,一同重温东纵路上的峥嵘岁月与热血荣光。

参观

踏入东江纵队纪念馆,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历史文物,瞬间将我拉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抗日年代。在李淑桓“送子参军”的巨型图画前,妈妈停下脚步,为我讲述了这位“东江游击队之母”的传奇人生:她以教师身份为掩护,秘密传递情报、组织进步力量,先后将七个子女送入抗日队伍,用“一门忠烈”的赤诚,诠释了何为家国大义。

凝视着图画中李淑桓送别子女时坚毅的眼神,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英雄从不是课本里冰冷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为信仰义无反顾的“孤勇者”。

拍摄

恰逢学校红色主题活动与市“红色小小讲解员”比赛相继开展,妈妈依据李淑桓的真实经历,创作了《东江慈母魂》上下篇。我们在大岭山根据地旧址取景,妈妈牵着我的手走向“营地”,眼中满是坚定,叮嘱我:“一定要把鬼子赶出中国!”这是我首次演绎红色故事;后续讲解员的拍摄,我以“当家园遭遇战火,一位母亲会怎样守护土地?”开篇,循着烈士足迹,讲述她投身抗日、送子参军、被捕不屈的英雄事迹。

而当我第三次讲述李淑桓的故事,是用数字科技让英雄音容笑貌生动还原。望着屏幕上的鲜活形象,我不禁感慨,若先辈们能亲眼见证如今山河无恙、国泰民安,该多好!

回望

我曾困惑,为何曾太外祖愿为抗日倾其所有,太外祖愿为抗美援朝奉献牺牲?直到此刻,参观时的震撼、拍摄时的共情、数字化制作时的动容、落笔回望时的笃定,这四重感悟让我明白:原来革命信仰在家族中一脉相承,先辈的精神早已融入我的血脉。

恰如《东江慈母魂》结语所言:这份滚烫的情怀,会一直提醒我,要珍惜当下的和平,更要记得:家国的分量,藏在每一份挺身而出的担当。

作者:东莞市南城阳光中心小学三年级5班伍悦鑫;指导老师:黎碧晴